[发明专利]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体外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0714.0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7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姜萍萍;颜国正;王志武;韩玎;赵凯;刘大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48 | 分类号: | A61F2/48;A61F2/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肛门 括约肌 装置 体外 控制系统 | ||
一种基于Android/iOS平台的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体外控制系统,包括设置于体内的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设置于体外的射频通信模块和设置于移动设备内的控制系统,其中:用于采集肠道压力信息并根据指令动作的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和用于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遥控和压力信号分析的控制系统通过射频通信模块实现双向无线通信,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采集肠道压力信息并通过射频通信模块输出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个性化标定所确定的最佳便意阈值和肠道压力变化阈值,利用便意智能识别算法实时解析肠道压力信息,以报警提示排便或手动控制通过射频通信模块向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发送指令以执行排便动作。本发明提高了便意识别的准确性,增强了人工括约肌在体内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Android/iOS平台的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体外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肛门失禁是一种严重的排便功能障碍,影响对象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对于严重的肛门失禁问题,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成为治疗肛门失禁的一种新方法。现有采用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的技术大都未涉及其体外控制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法,已有的设计方法存在命令不直观、操作步骤繁琐、易出现误操作或误提示,以及无法实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波形显示的问题,影响体内植入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体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和体外控制系统的双向无线通信,通过系统对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的状态信息进行采集、排便/控便控制、智能识别便意、存储信息,实时分析处理肠道压力信息并显示波形。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设置于体内的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设置于体外的射频通信模块和设置于移动设备内的控制系统,其中:用于采集肠道压力信息并根据指令动作的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和用于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遥控和压力信号分析的控制系统通过射频通信模块实现双向无线通信,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采集肠道压力信息并通过射频通信模块输出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个性化标定所确定的最佳便意阈值和肠道压力变化阈值,利用便意智能识别算法实时解析肠道压力信息,以报警提示排便或手动控制通过射频通信模块向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发送指令以执行排便动作。
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信息存储模块和分别与之相连的通信模块、体内信息查询模块、体内参数设置模块、排便/控便模块、体内工作模式设定模块、压力信号分析处理模块、便意识别模块和历史信息查询模块,其中:信息存储模块分别与压力信号分析处理模块、便意识别模块和历史信息查询模块相连并传输压力传感数据、压力传感数据特征信息及所查询的历史信息;通信模块分别与体内信息查询模块、体内参数设置模块、排便/控便模块、体内工作模式设定模块和信息存储模块相连并传输指令信息、从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返回的应答信息、状态信息及压力传感数据信息;体内信息查询模块分别与通信模块、信息存储模块相连传输体内信息查询指令,并将接收到的体内状态信息存储到信息存储模块;体内参数设置模块分别与通信模块、信息存储模块相连传输体内参数设置指令和所设置的参数,并将所设置的参数保存到信息存储模块;排便/控便模块分别与通信模块、信息存储模块相连传输排便/控便指令,并将排便/控便的时间保存到信息存储模块;体内工作模式设定模块分别与通信模块、信息存储模块相连传输体内工作模式设定指令,并将所设置的工作模式及设定时间保存到信息存储模块;压力信号分析处理模块分别与信息存储模块相连,读取保存的人工肛门括约肌装置的压力传感数据,经预处理后对数据分段并提取信号特征后输出至信息存储模块;便意识别模块分别与信息存储模块相连,读取压力传感数据特征信息,经便意智能识别算法判别后将所识别出的便意信息及时间输出至信息存储模块;历史信息查询模块与信息存储模块相连并传输信息查询指令和所需信息。
所述的预处理是指:异常值剔除、人体动作或呼吸干扰消除和数字滤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07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