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控制器测试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60552.0 | 申请日: | 2019-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3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 发明(设计)人: | 田辉;廖波;赵楠楠;胡博春;王强;雷奥;焦育成;王宗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H04L12/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张海英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控制器 测试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电子控制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和待测电子控制器,所述上位机和待测电子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连接;
所述上位机用于向所述待测电子控制器发送CAN总线数据;
所述待测电子控制器用于对所述CAN总线数据分类解析得到CAN信息,根据所述CAN信息基于构设的汽车开放系统架构生成驱动信号,并以设定周期执行所述驱动信号,得到对应的波形数据;
所述上位机还用于针对所述驱动信号对应的波形数据生成测试结果;
其中,所述待测电子控制器,包括:
分类模块,用于判定所述CAN总线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数据类型包括复杂数据和简单数据;
第一解析模块,用于调用数据库文件对复杂数据进行解析得到CAN信息;
第二解析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解析指令对简单数据进行解析得到CAN信息;
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CAN信息基于汽车开放系统架构生成驱动信号;
执行模块,用于以设定周期执行所述驱动信号,得到对应的波形数据;
其中,所述分类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CAN总线数据的总线负载率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总线数据为复杂数据;
若所述CAN总线数据的总线负载率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总线数据为简单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汽车开放系统架构中微控制器抽象层配置对应所述CAN信息的参数信息;
按照所述参数信息,生成带有可变死区时间的驱动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信息包括:
波形的翻转参数、波形的周期参数以及波形的占空比参数。
4.一种电子控制器测试方法,应用于上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待测电子控制器发送CAN总线数据,以使所述待测电子控制器对所述CAN总线数据分类解析得到CAN信息,根据所述CAN信息基于汽车开放系统架构生成驱动信号,并以设定周期执行所述驱动信号,得到对应的波形数据;
针对所述驱动信号对应的波形数据生成测试结果;
其中,所述待测电子控制器,包括:
分类模块,用于判定所述CAN总线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数据类型包括复杂数据和简单数据;
第一解析模块,用于调用数据库文件对复杂数据进行解析得到CAN信息;
第二解析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解析指令对简单数据进行解析得到CAN信息;
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CAN信息基于汽车开放系统架构生成驱动信号;
执行模块,用于以设定周期执行所述驱动信号,得到对应的波形数据;
其中,所述分类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CAN总线数据的总线负载率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总线数据为复杂数据;
若所述CAN总线数据的总线负载率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总线数据为简单数据。
5.一种电子控制器测试方法,应用于待测电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上位机发送的CAN总线数据;
对所述CAN总线数据分类解析得到CAN信息,并根据所述CAN信息基于构设的汽车开放系统架构生成驱动信号;
以设定周期执行所述驱动信号,得到对应的波形数据并反馈至上位机;
其中,所述对所述CAN总线数据分类解析得到CAN信息,包括:
判定所述CAN总线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数据类型包括复杂数据和简单数据;
若所述CAN总线数据为复杂数据,则调用数据库文件对复杂数据进行解析得到CAN信息;
若所述CAN总线数据为简单数据,则获取用户输入的解析指令对简单数据进行解析得到CAN信息;
其中,所述判定所述CAN总线数据的数据类型,包括:
若所述CAN总线数据的总线负载率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总线数据为复杂数据;
若所述CAN总线数据的总线负载率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总线数据为简单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CAN信息基于汽车开放系统架构生成驱动信号,包括:
控制所述汽车开放系统架构中微控制器抽象层配置对应所述CAN信息的参数信息;
按照所述参数信息,生成带有可变死区时间的驱动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05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