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扭杆离合器离合盘的防干涉削角结构及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0344.0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7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卢曦;朱卓选;石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27/108 | 分类号: | F16D27/108;F16D13/64;G06F30/17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离合器 离合 干涉 结构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扭杆离合器离合盘的防干涉削角结构及设计方法,该削角结构为离合盘上在弹性扭杆组件的弹性扭杆摆动极限角度处设置的削角结构,削角结构包括削角切削角度、削角切削截面形状和尺寸,削角切削角度大于或等于扭杆摆动极限角度;该设计方法包括:(1)弹性扭杆摆动极限角度设计,(2)设计离合盘防干涉削角切削截面形状,(3)离合盘防干涉削角的切削角度,(4)设计离合盘防干涉削角截面尺寸。本发明的防干涉削角结构及设计方法,可避免扭杆摆动后与离合盘发生干涉,将离合盘上易发生干涉的部分移除。该切削角设计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电磁扭杆双离合器和电磁扭杆单离合器结构设计,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扭杆离合器离合盘,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扭杆离合器离合盘中防止干涉的削角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中的变速箱通常需要双离合器来实现传动比的灵活变换功能,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结构简单、效率较高、冲击振动较低的电磁驱动双离合器可以满足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要求。该离合器传递扭矩的大小完全由弹性扭杆的强度和刚度特性决定,不但可以传递很高的扭矩,而且能够保证扭矩传递的稳定性、均匀性;传递扭矩过程中不存在摩擦,传递效率很高。
该电磁离合器中的弹性扭杆组件在电磁力作用下发生摆动,传力钢球与离合盘上工作沟槽接合,其中弹性扭杆与工作沟槽有发生干涉的可能性,为了避免扭杆摆动后与离合盘发生干涉而提出一种切削角设计方法,将离合盘上易发生干涉的部分移除。该切削角设计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电磁扭杆双离合器和电磁扭杆单离合器结构设计,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电磁离合器中的弹性扭杆组件在电磁力作用下发生摆动,传力钢球与离合盘上工作沟槽接合,其中弹性扭杆与工作沟槽有发生干涉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电磁扭杆离合器离合盘的防干涉削角结构及设计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扭杆离合器离合盘的防干涉削角结构,用于防止弹性扭杆组件摆动至极限角度时与离合盘发生运动干涉,离合盘上在弹性扭杆组件的弹性扭杆摆动极限角度处设有削角结构,使扭杆摆动至极限角度时弹性扭杆与离合盘之间不发生干涉;削角结构包括削角切削角度、削角切削截面形状和尺寸,削角切削角度大于或等于扭杆摆动极限角度,削角切削截面形状为平面、凹面、凸面中的一种;削角截面尺寸包括削角切削截面与干涉截面之间的间隙、削角的切削深度,削角的切削深度为削角的切削截面与干涉截面两端之间的水平距离,削角的切削截面与干涉截面之间预留间隙以保障弹性扭杆摆动至极限角度时扭杆与离合盘之间不发生碰撞。
一种电磁扭杆离合器离合盘的防干涉削角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
(1)根据弹性扭杆摆动极限角度设计
扭杆摆动极限角度为扭杆组件上的传力钢球与离合盘上工作沟槽接合时的扭杆偏转的角度,其值大小受离合盘与主转盘端面之间的间隙、工作沟槽的深度、钢球直径以及传力钢球与固定钢球的球心之间的距离等因素影响;
扭弹性杆摆动极限角度由式(1)确定:
式中,α—扭杆摆动极限角度;
λ—离合盘与主转盘之间的间隙;
d—钢球直径;
△—传力钢球球心与离合盘端面之间的距离;
L12—两个钢球球心之间的最小距离。
为保障弹性扭杆摆动至极限角度时弹性扭杆与离合盘之间不发生干涉,将离合盘上发生干涉部分切削削角以避免碰撞磨损,削角的切削角度设计为大于或等于弹性扭杆摆动极限角度;
(2)设计离合盘防干涉削角切削截面形状
削角切削截面为切除削角的截面削角的切削截面采用平面、凹面、凸面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03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差动装置
- 下一篇:电磁扭杆离合器离合盘的工作沟槽结构及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