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母畜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灌注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59948.3 | 申请日: | 2019-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7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陆凤琪;陈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牧春堂天然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K9/08;A61P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滁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母畜 子宫 内膜 中药 灌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母畜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灌注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马齿苋、生地黄、归尾、土牛膝、蒲黄、牡丹皮和延胡索组成,辅料包括pH调节剂、渗透压调节剂和防腐剂。本发明的原料中药物组成是通过系统配伍研究而成,具有明显突出的协同作用,其所述的制备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药物活性,减轻毒副作用,药物生物利用度高,临床给药方便等优点。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母畜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灌注液及其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母畜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导致母畜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于牛、马、猪多发。由于子宫炎症、病菌毒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繁殖系统出现病变,性周期紊乱,致使精子的活力降低、受精卵不易着床,屡配不孕。此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就会严重影响母畜的生产性能,给种畜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母畜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很高,对奶牛场和规模化种猪场的危害巨大。据报道,子宫内膜炎在我国奶牛场的发病率约为20%~50%,由此导致不孕的比例占不孕奶牛的60%~90%,其中有10%左右被淘汰。在种猪场的生产过程中,常因为此病导致母猪受胎率下降、繁殖率降低,产死胎、弱胎增多,容易流产,产后母猪容易发病,泌乳量降低,仔猪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病。如果长期发病,病情加重,就会增加母猪的淘汰率。经调查,规模化种猪场中,此病的发病率为20%~40%,由此淘汰的母猪占母猪淘汰总数的60%以上。
引起子宫内膜炎的因素很多,病因比较复杂,常常是因为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娩、助产时消毒不严;子宫脱出、胎衣不下处理不当或者子宫复旧不全、阴道外翻及脱出时有病原微生物侵入;人工授精时消毒不严等,引起子宫内膜炎,流产或者死胎,遗留感染等,都是诱发子宫内膜炎的因素。
目前,防治子宫内膜炎,主要以抗菌药物和激素为主,虽然疗效显著,但是大剂量的使用,会降低母畜的繁殖性能,同时还会在畜产品中残留,危害人体健康。毒性低、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中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采用中药来治疗子宫内膜炎,效果不错。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本兼治,疗效稳定,安全方便,价格低廉的中药灌注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灌注液在治疗母畜子宫内膜炎方面具有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采用灌注液能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避免了口服制剂的首过效应,药物用量少,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在治疗子宫内膜炎方面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母畜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灌注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灌注液原料包括90~100重量份的马齿苋、35~38重量份的生地黄、30~32重量份的归尾、40~50重量份的土牛膝、15~18重量份的蒲黄、20~25重量份的牡丹皮、26~30重量份的延胡索,辅料包括pH调节剂、渗透压调节剂和防腐剂。
优选地,上述的治疗母畜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灌注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齿苋为新鲜马齿苋的茎叶部分;
优选地,上述的治疗母畜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灌注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灌注液含原生药材量为1.28~2.93g/ml;
优选地,上述的治疗母畜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灌注液,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选自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钠;所述的渗透压调节剂为氯化钠,所述渗透压调节剂的用量为所述中药灌注液的0.85~0.95%(w/v);所述的防腐剂为苯酚,所述防腐剂的用量为所述中药灌注液的0.8~1.0%(w/v)。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治疗母畜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灌注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按配方取马齿苋、生地黄、归尾、土牛膝、蒲黄、牡丹皮、延胡索,提取,浓缩,分级醇沉,脱色,加入pH调节剂,离心,取上清液,加入渗透压调节剂、防腐剂,灭菌,制得所述中药灌注液。
优选地,上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牧春堂天然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牧春堂天然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99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富硒代用茶
- 下一篇: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