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扰动床面状态的野外泥沙运动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58261.8 | 申请日: | 2019-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0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黄惠明;张霖;张薇娜;李思琪;韩君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严晓彪;董建林 |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扰动 状态 野外 泥沙运动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扰动床面状态的野外泥沙运动试验装置,包括固定于地面的内保护圈和外保护圈,应力圈垂设于第一支架的底部,第一支架由电机的轴驱动转动,使得应力圈于内保护圈和外保护圈之间呈圆周转动。通过内保护圈和外保护圈圈定一定面积的试验场地,通过底座提供中心固定点,并为电机提供定位基座;再由电机为搅流装置(内应力圈、外应力圈)提供支撑和旋转动力,由相应的电机的轴的轴套为检测装置、外保护圈提供固定支撑。其结构简单,拆装简便,占地面积小,试验操作便捷,便于携带,尤其适用于在野外现场环境下,在不扰动床面泥沙的前提下,开展泥沙运动试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野外泥沙运动试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不扰动床面状态的野外泥沙运动试验装置,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泥沙运动的试验研究是河口海岸水沙运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阶段科学研究的热点。当前,关于泥沙运动的试验观测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就是在在试验室中通过玻璃水槽、环形水槽等试验设备,开展相关试验观测研究。
由于试验可在试验室中开展,因而,可采用先进的试验设备等,并可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技术手段开展泥沙运动试验,且可通过调整试验设备,观测泥沙运动的不同阶段,包括泥沙起动、泥沙冲刷、泥沙淤积等,能够较为完整的记录和观测泥沙运动的全过程,并可进行泥沙运动的单因素分离试验,能够更好的掌握泥沙运动的根本要素。
然而,这类方法中涉及的试验对象——泥沙,往往要么采用模型沙,要么采用原型沙。其中,模型沙虽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实际泥沙运动的基本规律,但由于物理模型基础理论上尚存在不足,且牵涉到模型变态等问题之后,模型沙的运动与实际泥沙运动之间往往存在难以完全解释的差异。同时,试验若是采用原型沙,由于试验中原型沙的沉积、分布、固结、冲淤等状态与野外现场状态尚无法做到完美的重现,原型沙的床面状态受到扰动,无法真正反映研究区域原型沙的基本沉积特征,这也使得实验室中的原型沙运动规律一定程度上难以完全反映野外现场环境下的泥沙基本运动规律。
综上所述,需要一种适用于野外现场环境下的可开展现场不扰动床面泥沙前提下的泥沙运动试验研究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野外现场环境下的,可开展现场不扰动床面泥沙前提下的泥沙运动试验研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不扰动床面状态的野外泥沙运动试验装置,包括固定于地面的内保护圈和外保护圈,
应力圈垂设于第一支架的底部,
所述第一支架由电机的轴驱动转动,使得应力圈于内保护圈和外保护圈之间呈圆周转动。
上述电机的轴通过变速箱联动第一支架转动。
上述内保护圈与电机之间固定有若干第二支架,或,第二支架固定于内保护圈和电机底部的底座之间。
固定外保护圈的第三支架与电机的轴的外套固定。
用于固定检测装置的检测支架,与电机的轴的外套固定;
且,检测装置置于内保护圈和外保护圈之间。
进一步的,上述电机或底座的底部设有稳定桩。
上述的一种不扰动床面状态的野外泥沙运动试验装置,应力圈包括内应力圈和外应力圈;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分别与内应力圈和外应力圈匹配的内支架、外支架。
进一步的,上述内应力圈近内保护圈的内侧面设置,内应力圈近外保护圈的内侧面设置;
且,内保护圈和外保护圈分别设有固定内应力圈和外应力圈的定位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82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碎屑流斜槽实验装置
 - 下一篇:水下仿生推进器测试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