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下出风柜机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7564.8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0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凯明;李松;许壮;王明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4 | 分类号: | F24F1/0014;F24F1/0033;F24F1/0063;F24F11/65;F24F1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孟宪功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下 柜机 及其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上下出风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10),具有第一腔室(112)、第二腔室(113)、上出风口(114)及下出风口(115);所述上出风口(114)与所述第一腔室(112)连通,所述下出风口(115)与所述第二腔室(113)连通;
开合隔板(120),设置于所述外壳(110)内,以连通或者分隔所述第一腔室(112)与所述第二腔室(113);
第一风机(130),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112)内,并与所述上出风口(114)连通;
第二风机(140),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113)内,并与所述下出风口(115)连通;
换热组件(150),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并对应所述第一风机(130)及所述第二风机(140)设置;
在所述上下出风柜机处于制冷模式下,所述换热组件(150)处于制冷状态,所述上出风口(114)、所述第一风机(130)及所述开合隔板(120)开启,所述下出风口(115)及所述第二风机(140)关闭;
在所述上下出风柜机处于制热模式下,所述换热组件(150)处于制热状态,所述开合隔板(120)关闭,所述上出风口(114)、所述第一风机(130)、所述下出风口(115)及所述第二风机(140)开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出风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150)包括上换热器(151)及下换热器(152);
所述上换热器(151)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112)内,并对应所述第一风机(130)的进风侧设置,所述下换热器(152)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113)内,并对应所述第二风机(140)的进风侧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出风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换热器(151)的体积大于所述下换热器(152)的体积。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上下出风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换热器(152)具有第一冷媒进口(1521),所述上下出风柜机(100)还包括调节阀(160),所述调节阀(160)与所述第一冷媒进口(1521)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出风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出风柜机(100)还包括第三风机(170),所述第三风机(170)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112)内,并与所述上出风口(114)连通,所述第三风机(170)的进风侧与所述换热组件(150)对应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下出风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出风柜机(100)还包括分隔板(180),所述分隔板(180)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112)内,并将所述第一腔室(112)分隔形成第三腔室(101)和第四腔室(102);所述第三风机(170)设置于所述第三腔室(101)内,所述第一风机(130)设置于所述第四腔室(102)内。
7.一种上下出风柜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上下出风柜机(100);
所述上下出风柜机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模式指令,其中,所述模式指令用于指示所述上下出风柜机(100)的使用模式;
若所述模式指令为制冷模式,则控制所述上出风口(114)、所述第一风机(130)及所述开合隔板(120)开启,并控制所述下出风口(115)及所述第二风机(140)关闭;在所述制冷模式下,所述换热组件(150)处于制冷状态;
若所述模式指令为制热模式,则控制所述开合隔板(120)关闭,并分别控制所述上出风口(114)、所述第一风机(130)、所述下出风口(115)及所述第二风机(140)开启;在所述制热模式下,所述换热组件(150)处于制热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756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