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扫描线长度优化的激光选区熔化分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7247.6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3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马英杰;赵欢欢;关凯;李澄;李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精合激光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33Y1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8 | 代理人: | 王胜利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扫描 长度 优化 激光 选区 熔化 分区 方法 | ||
1.一种基于扫描线长度优化的激光选区熔化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向激光选区熔化设备导入所需制备工件的三维模型;
对所述三维模型切片,获取并识别所述工件的一层截面轮廓文件;
采用第一分区线对所述轮廓文件进行条形分区,获得若干第一分区,其中,相邻所述第一分区线之间的分区宽度为d,所述第一分区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
采用第二分区线对每一所述第一分区进行条形分区,将每一所述第一分区划分为两部分,其中,所述第二分区线与其所在的第一分区一侧的第一分区线之间的距离为e,e的取值范围为0ed,所述第二分区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
以所述第二分区线与所述轮廓文件边界线的交点为原点,在所述轮廓文件区域内,分别向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一分区线做垂线段,根据所述第一分区线和垂线段,确定第三分区线,并根据所述第三分区线划分所述轮廓文件确定最终分区;其中,
确定所述第三分区线,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获取所述第一分区线与所述轮廓文件边界线的第一交点,以及所述第二分区线与所述轮廓文件边界线的第二交点;
在所述轮廓文件区域内,以每一所述第二交点为原点,分别向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一分区线做垂线段,每一所述垂线段将与之相交的所述第一分区线划分为两部分;
确定长分区线和短分区线;其中,所述长分区线为所述第一分区线上,所述垂线段的垂足与两所述第一交点之间长度较长的线段,所述短分区线为所述第一分区线上,所述垂线段的垂足与两所述第一交点之间长度较短的线段;
将所述短分区线删除,并判断删除所述短分区线后,每一所述垂线段是否与所述长分区线相交,若相交,则将所述垂线段与所述长分区线合并,若不相交,则将没有与所述长分区线相交的所述垂线段删除,得到第三分区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第一分区线对所述轮廓文件进行条形分区,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设定相邻所述第一分区线之间的分区宽度为d、所述第一分区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
在所述轮廓文件区域内,以第一分区线等间距排布的方式,进行条形分区,获得若干第一分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三分区线划分所述轮廓文件确定最终分区,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删除所述第二分区线,以所述第三分区线作为划分依据,确定最终分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区线与其所在的第一分区一侧的第一分区线之间的距离e的值为d/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切片层厚度为15至5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切片层厚度的值为3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0<α<18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夹角α的值为6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宽度d的取值范围为5至10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扫描线与所述第一分区线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精合激光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鑫精合激光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72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