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MRI/NIR-II的双模态肿瘤成像纳米探针、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6664.9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7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肖玉玲;洪学传;周晖;杨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A61K49/12;A61K4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石超群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mri nir ii 双模 肿瘤 成像 纳米 探针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适用于MRI/NIR-II的双模态肿瘤成像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由去铁乳铁蛋白、Mn2+、PEG、CH1055组成,其中,去铁乳铁蛋白为载体,络合Mn2+并与PEG上的氨基和CH1055上的羧基偶联,分子之间通过醛基和氨基交联;
所述适用于MRI/NIR-II的双模态肿瘤成像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原料乳铁蛋白配置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在15-25 ℃下用pH为2-6的酸溶液透析除去乳铁蛋白上的铁离子,冷冻干燥得到去铁乳铁蛋白Apo-Lf;
(2)将步骤(1)得到的Apo-Lf溶于一定量的锰盐和碳酸盐的混合溶液中,在20-30 ℃下搅拌至溶液变为悬浮液,然后用一定浓度的碳酸盐溶液和水分别透析除去杂质,冷冻干燥得到去铁加锰乳铁蛋白Lf-Mn2+;
(3)在无水无氧环境下,将一定量的PEG溶于DMF中,依次加入一定量的EDCI、NHS、所述步骤(2)得到的Lf-Mn2+、DIPEA室温搅拌至溶液为乳浊液,用水透析得到Lf-Mn2+-PEG乳浊液;
(4)在无水无氧环境下,将一定量的CH1055溶于DMF,然后依次加入一定量的HBTU、所述步骤(3)得到的Lf-Mn2+-PEG、DIPEA进行酰胺缩合反应,反应结束后用水透析反应溶液得到蓝色澄清透明的溶液,冷冻干燥得到Lf-Mn2+- PEG-CH1055;
(5)将Lf-Mn2+- PEG-CH1055加水配置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避光超声,然后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和戊二醛,搅拌,离心,得到包载的Lf-Mn2+-PEG-CH1055 NPs,即为所述适用于MRI/NIR-II的双模态肿瘤成像纳米探针;
所述步骤(1)中,乳铁蛋白的浓度为50-80 mg/mL;
所述步骤(2)中,去铁乳铁蛋白和Mn2+的浓度比为1-2:3-6,碳酸盐浓度为0.05M-0.3M。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MRI/NIR-II的双模态肿瘤成像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态肿瘤成像纳米探针的粒径为150-170 n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MRI/NIR-II的双模态肿瘤成像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一端为氨基分子量为2000-5000的PEG,PEG溶于DMF的浓度为50-80mg/mL,EDCI的浓度为0.5-1mg/ mL,NHS的浓度为0.8-1.6mg/mL, Lf-Mn2+的浓度为40-50mg/mL,DIPEA的浓度为15-20μL/ 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MRI/NIR-II的双模态肿瘤成像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CH1055的浓度为0.002-0.003mol/mL,HBTU的浓度为0.5-1mg/mL,Lf-Mn2+-PEG的浓度为50-65mg/mL,DIPEA与Lf-Mn2+-PEG的摩尔比为20-30:1-2。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MRI/NIR-II的双模态肿瘤成像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Lf-Mn2+- PEG-CH1055的浓度为10-30mg/mL,乙醇的浓度为1-3mL/ml,戊二醛的浓度为15-35 μL/ml,滴定乙醇的速度为1-3min/mL,戊二醛的浓度为5-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MRI/NIR-II的双模态肿瘤成像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4)中,透析取分子量为大于10000的产物。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MRI/NIR-II的双模态肿瘤成像纳米探针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纳米探针应用制备脑胶质瘤、肝癌诊断试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未经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66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