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补钙植物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6529.4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0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兴;王爱庭;孙溢;马春林;陈秋佳;李红来;沈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春芝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15 | 分类号: | A23L33/115;A23L33/16;A23L29/281;A23L29/00;A23P10/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11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软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钙植物软胶囊,包括囊体及封入囊体中的内容物,所述内容物包括以下重量份含量的组分:L‑天门冬氨酸钙1~20份和大蒜油10~80份;该补钙植物软胶囊由各原料组分经过溶胶、配料、压丸、定型、干燥、挑拣、包装制备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为氨基酸螯合钙产品,有利于提高钙吸收率;剂型选择植物软胶囊口感好,易吞咽,易防伪,安全性高,生物利用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补钙植物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也是终身需要的营养素,健康人体99%的钙元素存在于骨骼中,其他的1%参与调节人体的多种生理活动。现在国内外很多补钙的保健食品,无论是软胶囊或者片剂,基本上都是用碳酸钙作为钙的来源,再加以维生素D3促进钙的吸收,虽然碳酸钙对于其它含钙物质的含钙量来说是相对比较高的,但是碳酸钙是无机盐,即使加了维生素D3来促进吸收,它的钙吸收率还是不完全的。中国专利CN 103190615A公布了一种液体钙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软胶囊的内容物由以下组分及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碳酸钙50~80、维生素D3、0.0001-1、大豆油20~50、蜂蜡15~30;首先以明胶、甘油和纯水为囊体原料,制作得到囊体;然后将碳酸钙、维生素D3、大豆油及蜂蜡的混合物混合20~40min,缓慢通过胶体磨1~3次后,得到混合均匀的内容物;将内容物及囊体经过压丸、定型、洗丸、干燥、拣丸和分装步骤,制备得到液体钙软胶囊,但是该专利技术的液体钙软胶囊采用碳酸钙为钙源,人体对钙的吸收率最高为39%,有待提高;中国专利CN105996054A公布了一种氨基酸螯合钙胶囊及其制作方法,,采用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配方制备得到:L-天门冬氨酸钙10-40、维生素D3 0.05-1、蜂蜡2-6、大豆油20-80、明胶10-50、甘油5-15、水10-50,上述组分经溶胶、配料、压丸、定型、干燥、挑拣、包装制得氨基酸螯合钙胶囊。但是该专利技术中需要添加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增加了原材料,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补钙植物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补钙植物软胶囊,包括囊体及封入囊体中的内容物,所述内容物包括以下重量份含量的组分:L-天门冬氨酸钙1~20份和大蒜油10~80份。
优选地,所述内容物包括以下重量份含量的组分:L-天门冬氨酸钙10~20份和大蒜油30~50份。
本发明为氨基酸螯合钙产品,L-天门冬氨酸钙为从深海的海洋以海带为主的生物当中提取的纯天然钙,L-天门冬氨酸钙PH值为中性,在胃腔中不受酸性物质干扰直接进入小肠,小肠对氨基酸的吸收是100%,由于L-天门冬氨酸钙的分子结构是两个氨基酸分子钳合一个钙原子,所以,L-天门冬氨酸钙可以在肠道内通过氨基酸特定通道直接被吸收,不仅吸收速度快,而且吸收率也很高;而传统的钙呈碱性,都是裸露吸收,容易在胃腔里与从饮食中带来的草酸根、磷酸根等离子结合产生沉淀,从而影响钙吸收率。
大蒜油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健作用,大蒜油中有一种叫“阿霍烯”的物质,可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凝血因子的活性,提高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从而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栓形成;其次是降血压、调节血脂,大蒜油中的苷类可通过改善血流,扩张血管,利尿排钠以达到平稳降压的效果;大蒜油还有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在肝脏中形成的作用,并促进低密度脂蛋白从血管往组织中输送。此外,大蒜油还可促进三酰甘油分解,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量。同时,其不含硫的腺苷能阻止肠内胆固醇的吸收,使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下降,高密度脂蛋白上升。大蒜油中大蒜辣素、大蒜新素阿霍烯能够阻断血脂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胆固醇合成酶和脂肪酸合成酶,并促进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
所述L-天门冬氨酸钙的粒度为0.01~0.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春芝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春芝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65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