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提速扩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6227.7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0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兴文 |
主分类号: | H04L27/36 | 分类号: | H04L27/36;H04B10/516;H04N7/10;H04B10/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和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9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提速 扩容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提速扩容装置,包括:光波分解复用模块、光接收模块、调谐解调功能模块、QAM调制模块、中央处理器CPU模块、混频模块、射频放大模块的连接,并通过对能够将复合光信号转化为射频信号并输送给终端接收器,从而实现IP网络的数据处理,可以实现对广播电视HFC网络分前端输出的干线IP数据下行带宽得到大幅度提升,也可使得带宽提升到百兆的高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线宽带提速扩容系统,特别涉及数据提速扩容装置。
背景技术
有线电视网络自诞生以来发展到今天,经历了40多年来,已向亿万用户提供优质的电视广播服务。但随着IP技术的迅猛发展,光纤到户、4G技术的普及以及5G时代的到来,有线电视网络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有线电视广播网络提供给用户的单向传输服务越来越难以满足广大用户对视频内容的需求。早在二十多年前,有一些有线电视运营商就开始尝试采用诸如Docsis技术开始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双向化改造,虽然取得一些效果,但是在过去普遍低带宽入户的时代还勉强维持运营。但是,随着电信运营商快速推广的光纤入户模式后,入户带宽从过去的2M、5M、10M迅速提升到50M、100M甚至200M。这使得广电与电信IP入户带宽差距迅速拉大,广电的竞争劣势更加明显。近几年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量都在急剧流失。尽管有线电视双向技术也不断的升级和提高,例如Docsis技术标准已经升级到3.1,下行最高可达10G带宽,上下可达2G带宽。而EOC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在广电普遍采用的HomeplugAV2.0技术也已经做到上下行共享带宽达到或接近300Mbps。目前在国内正在推广的HiNOC标准可达1Gbps物理层传输速率!但是,目前有线广播电视运营商所普遍采用的有线双向传输技术还都存在影响其与竞争对手抗衡的明显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据提速扩容装置是有线宽带提速扩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在有线电视HFC单向广播网络环境下,提高用户端IP数据传输速率,从而实现全网宽带提速扩容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光波分解复用模块、光接收模块、调谐解调功能模块、QAM调制模块、中央处理器CPU模块、混频模块、射频放大模块;
数据提速扩容装置接收到复合光信号,经光波解复用模块分离出两组光波信号,并所述光波信号输送到光接收模块中,光接收模块将所述光波信号转化为两组射频信号并输出,其中一组包含IP数据的射频信号,另一组为包含广电电视业务的射频信号,所述一组包含IP数据的射频信号输入到调谐解调功能模块中,调谐解调功能模块完成调谐并输出多路MPTS流信号到QAM调制模块后,所述QAM调制模块将多路MPTS流信号进行解复用和重新复用,然后形成新的多路MPTS流由QAM调制模块调制并输出多个频点的射频信号,然后输出的射频信号与光接收模块输出的另一组包含广电电视业务的射频信号在混频模块中进行混频,形成混频信号后再输出到射频放大模块,射频放大模块将所述混沌信号转化为包括有线主营电视信号和IP数据信号的射频信号并输出给终端接收器;中央处理CPU模块与QAM调制模块连接,中央处理CPU模块与多个调谐解调模块相连接。
通过QAM调制模块中的由上级前端下发TS流中解析出控制命令,再根据控制命令完成对QAM调制模块的锁频和解调操作以及完成对多路MPTS流的解复用和重新复用操作,以及完成QAM调制模块工作参数的设置并完成对新复用的多路MPTS流的调制过程。
所述中央处理器CPU单元根据通讯协议规范发出控制命令,从而完成对调谐解调单元的锁频操作和解调参数设置操作、对调谐解调单元输出的多路MPTS流在QAM调制模块内部解复用控制以及复用控制、对QAM调制模块进行参数设置操作。
优选地,所述光波分解复用模块为密集波分复用DWDM功能模块或光分复用WDM功能模块。
优选地,所述调谐解调功能模块为8~32多个功能单元,可同时从输入的射频信号中调谐解调多个频点的MPTS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兴文,未经王兴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62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