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烯烃基透明光伏背板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55415.8 | 申请日: | 2019-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1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侯圣伟;周杰;唐海江;李刚;张雅琴;程群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富智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36;B32B7/12;B32B27/08;B32B27/06;B32B27/18;H01L31/048;H01L31/049 |
| 代理公司: | 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 11546 | 代理人: | 张华 |
| 地址: | 315042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烯烃 透明 背板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透明光伏背板,特别涉及一种聚烯烃基透明光伏背板及其应用。为了解决现有涂覆型透明背板耐候性差、水汽阻隔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烯烃基透明光伏背板及其应用。所述的聚烯烃基透明光伏背板从电池侧到空气侧依次包括:透明聚烯烃内层、第一胶水层、透明PET基材层、第二胶水层和透明含氟聚合物耐候层。该背板具有优异的热封性能、耐候性良好、水汽阻隔性好,以及价格低廉。该背板用于封装双面发电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透明光伏背板,特别涉及一种聚烯烃基透明光伏背板及其应用,该背板用于封装双面发电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光伏发电平价入网,双面电池作为高效组件技术已经成为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双面电池组件在组装时有双玻或者单玻+透明背板两种方案,其中双玻组件具有下述缺点:(1)重量重,不便安装和调试;(2)不具备呼吸性;(3)无边框,有水汽进入的风险;(4)组件组装需要更新原有生产线;(5)成本高。为避免以上缺点,在双面电池组件的制造过程中单玻+透明背板越来越成为趋势。
作为双面电池组件支撑和保护层,透明背板不仅需要满足高透光率(高于90%)和足够的机械强度,并且需要满足光伏组件对于25年户外使用的要求。目前关于透明背板报道有:中国专利CN103855235B(公告日为2017年3月1日)中提到一种在PET基材图案化涂覆的高雾度低透光率(小于90%)的透明背板,可用于房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但是透光率低影响发电效率;中国专利申请CN104201224A(公布日为2014年12月10日)中制备一种雾度可调的双面涂覆的PET基光伏背板和中国专利申请CN107759983A(公布日2018年3月6日)中提出一种在电池片间隔反射电池片投射的双面涂覆型网格型背板,以及中国专利申请CN108767067A(公布日2018年11月6日)中的KPF结构的透明背板,而涂敷型背板耐磨性和水汽阻隔性较差,容易出现水汽透入组件的风险;中国专利申请CN105428445A(公布日为2016年3月23日)中提出以透明耐候性PC膜作为耐候层和LLDPE膜为内层膜的PET基复合膜透明背板,属于无氟型背板,耐候性存在风险。
上述专利或专利申请报道的透明背板多是涂覆型透明背板或无氟背板,该类型背板在耐候性以及水汽阻隔性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涂覆型透明背板耐候性差、水汽阻隔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烯烃基透明光伏背板及其应用。该背板具有优异的热封性能、耐候性良好、水汽阻隔性好,以及价格低廉。该背板内层材料选自聚烯烃(PO)材料。该背板用于封装双面发电光伏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烯烃基透明光伏背板(简称透明背板或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内层,基材层和耐候层;所述内层为透明聚烯烃内层。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材料选自聚烯烃,所述基材层材料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耐候层材料选自含氟聚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的内层、基材层和耐候层均为透明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的内层与基材层通过粘结层粘结在一起,所述基材层与耐候层通过粘结层粘结在一起;所述粘结层的材料选自透明耐候性聚氨酯胶水。
进一步的,所述的背板包括聚烯烃(PO)材料作为透明背板内层、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作为基材层、透明含氟聚合物作为耐候层;内层与基材层之间和基材层与耐候层之间的透明耐候性聚氨酯胶水作为粘结层。
所述的双面光伏组件用聚烯烃基透明光伏背板结构从电池侧到空气侧依次是:透明聚烯烃内层、第一胶水层、透明PET基材层、第二胶水层和透明含氟聚合物耐候层。
进一步的,透明背板内层的厚度为60-150μm;透明PET膜的厚度为150-240μm;透明含氟聚合物耐候层的厚度为15-30μm;第一胶水层厚度为5-15μm;第二胶水层厚度为5-1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富智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富智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54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