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膜片密封阀式气液混输系统及泵送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54909.4 | 申请日: | 2019-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7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路文;徐裕民;杨文丽;程瑜华;汶飞;董林玺;王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13/00 | 分类号: | F04C13/00;F04C15/00;F04C15/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 地址: | 325024 浙江省温州市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膜片 密封 阀式气液混输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片密封阀式气液混输系统及泵送方法。现有的偏心式气液混输增压泵中,被输送的气体容易导致隔板处的摩擦力大大增加,继而导致增压泵的严重发热。本发明一种膜片密封阀式气液混输系统,包括气液混输泵和气液分离罐。所述的气液混输泵包括泵壳、泵液组件、隔膜和压力平衡组件。泵液组件包括主轴、偏心轮、转子盘、分隔板和分隔转轴。压力平衡组件包括输入单向阀和输出单向阀。本发明通过隔膜将隔离出一个连接分隔板、分隔转轴的润滑腔,使得润滑腔内的液体能够浸入分隔转轴与泵壳内转轴槽道之间的缝隙中,达到润滑分隔转轴的效果,避免气体进入分隔转轴与泵壳内转轴槽道之间的缝隙,导致分隔转轴快速摩擦产生热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增压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膜片密封阀式气液混输系统及泵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摆动转子机构多用于压缩机产品中,由于摆动转子式气液气液混输泵具有结构紧凑、泵效高等特点,在气液多相混输领域也逐步开始应用。现有的将摆动转子机构应用到气液多相混输领域的有摆动转子式油气气液混输泵,其以“摆动转子式机构”为核心,将其中的连杆、曲轴改进成转子结构,以转子产生的外轨迹圆为缸体,构成完整的泵结构,实现泵送目的。但是,现有的偏心式气液混输增压装置中,被输送的气体容易导致隔板处的摩擦力大大增加,继而导致增压泵的严重发热甚至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片密封阀式气液混输系统及泵送方法。
本发明一种膜片密封阀式气液混输系统,包括气液混输泵和气液分离罐(10)。所述的气液混输泵包括泵壳(1)、泵液组件、隔膜(3)和压力平衡组件(8)。泵壳(1)内设置有进口腔(1-1)、出口腔(1-2)、压力平衡腔(1-3)和定子腔(1-4)。定子腔(1-4)上设置有进液口。定子腔(1-4)上的进液口与进口腔(1-1)连通。泵液组件包括主轴(2)、偏心轮(4)、转子盘(5)、分隔板(6)和分隔转轴(7)。偏心轮(4)固定在主轴(2)上。主轴(2)支承在泵壳(1)内。主轴(2)与定子腔(1-4)同轴设置。转子盘(5)支承在偏心轮(4)上。偏心轮(4)设置在定子腔(1-4)内。分隔转轴(7)支承在泵壳(1)内。分隔板(6)的底部边缘与转子盘(5)构成转动副。分隔板(6)与分隔转轴(7)构成滑动副。分隔板(6)的顶部边缘伸入出口腔(1-2)内。
所述的分隔板(6)内开设有输出流道(6-2)。输出流道(6-2)的输出口与泵壳(1)内的出口腔(1-2)连通。输出流道(6-2)的输入口与定子腔(1-4)连通,且背离定子腔(1-4)上的进液口设置。所述的隔膜(3)呈管状。隔膜(3)的两端与分隔板(6)的侧壁顶端、泵壳(1)的出口腔(1-2)底部分别固定。所述的隔膜(3)将泵壳(1)的出口腔(1-2)分隔为隔膜(3)内侧的润滑腔(1-2-1)和隔膜(3)外侧的气液输出腔(1-2-2)。
所述的压力平衡组件(8)包括输入单向阀和输出单向阀。泵壳(1)内开设有第一平衡流道(1-5)和第二平衡流道(1-6)。输入单向阀、输出单向阀均固定在泵壳(1)内。第一平衡流道(1-5)的一端与压力平衡腔(1-3)连通,另一端与输入单向阀的入口端及输出单向阀的出口端连接。第二平衡流道(1-6)的一端与润滑腔(1-2-1)连通,另一端与输入单向阀的出口端及输出单向阀的入口端连接。
所述的气液分离罐(10)的罐体(10-1)侧部开设有气液输入口(10-6)和液体输出口(10-7),顶部开设有气体输出口(10-8),底部可是有润滑回流口(10-9)。罐体(10-1)的气液输入口(10-6)与泵壳(1)内的气液输出腔(1-2-2)连接,润滑回流口(10-9)与泵壳(1)内的压力平衡腔(1-3)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49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外平衡无泄漏膜片增压流体装置及平衡方法
 - 下一篇:涡旋型压缩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