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信号系统软件的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3493.4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1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蒋琛;惠冰;赵吉祥;杨慧敏;徐建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信号 系统软件 测试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出一种轨道信号系统软件的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加载测试案例,对所述测试案例进行解析,获取所需启动的设备标识,以及生成待执行的步骤列表,其中,所述设备标识包括仿真测试环境标识以及至少一个子系统软件标识,根据所述设备标识启动相关的仿真测试环境与子系统软件,并创建仿真测试环境接口与子系统软件接口;根据所述步骤列表,并通过所述仿真测试环境接口和/或所述子系统软件接口进行测试操作,生成测试结果;根据所述测试结果生成测试报告。通过本方法,能够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的各子系统的软件的自动化测试,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测试的测试效率低、人力资源耗费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信号系统软件的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包括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System、ATS)、车载控制系统(Vehicle on-board Controller,VOBC)、计算机联锁(Computer Interlocking,CI)、区域控制系统(Zone Controller,ZC)等多个互相通信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的软件在正式上线前需要大量的测试以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
目前,对于上述软件的测试是由软件测试人员根据测试案例进行的人工测试,测试人员根据测试案例对不同的子系统的软件进行操作,通过仿真测试环境、监控系统与驾驶台的用户界面显示、日志信息以及软件后续行为来判定软件是否异常。相关技术中,人工测试的测试效率低,软件测试人员的工作量大,当软件版本更新迭代较快,或者软件版本较多时,更加耗费人力资源。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轨道信号系统软件的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于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的各子系统的软件的自动化测试,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测试的测试效率低、人力资源耗费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轨道信号系统软件的测试方法,包括:
加载测试案例;
对所述测试案例进行解析,获取所需启动的设备标识,以及生成待执行的步骤列表,其中,所述设备标识包括仿真测试环境标识以及至少一个子系统软件标识;
根据所述待启动的子系统软件,启动相关的仿真测试环境与子系统软件,并创建仿真测试环境接口与子系统软件接口;
根据所述步骤列表,并通过所述仿真测试环境接口和/或所述子系统软件接口进行测试操作,生成测试结果;
根据所述测试结果生成测试报告。
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信号系统软件的测试方法,通过加载测试案例,对测试案例进行解析,获取所需启动的设备标识以及生成待执行的步骤列表,设备标识包括仿真测试环境标识以及至少一个子系统软件标识,根据设备标识启动相关的仿真测试环境与子系统软件,并创建仿真测试环境接口与子系统软件接口,进而根据步骤列表并通过仿真测试环境接口和/或子系统软件接口进行测试操作,生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生成测试报告。由此,实现了软件的自动化测试,在需要对各子系统软件进行测试时,只需加载并解析对应的测试案例,即可完成案例的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测试灵活性,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消耗,减少了测试人员的工作量。此外,子系统软件可以为多个,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测试案例中可以访问多个子系统软件,从而使得对于需要子系统交互的测试场景,只需根据测试案例启动相关的子系统软件,即可完成子系统交互场景的自动化测试,简化了测试过程,提高了测试效率。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轨道信号系统软件的测试装置,包括:
加载模块,用于加载测试案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34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