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防渗漏载水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2211.9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0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赵瑾朝;黄乐平;黄伟;郭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P20/20 | 分类号: | A23P20/20;A23L29/00;A23L29/30;A61K9/48;A61K47/36;A61K47/32;A24B15/18;A24B3/12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段芳萼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渗漏 水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防渗漏载水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胶囊为至少三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芯层、囊壁层、阻水层,阻水层包覆囊壁层,其材料为聚氰基丙烯酸酯,高效防渗漏载水胶囊的7天的透水率小于4%,球形度SF0.07,该方法制备的胶囊,成型率高,外观光滑圆润,粒径均一,阻水防渗透效果卓越,储存期长,制造工艺简便,可直接用于食品,医药及卷烟制品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囊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防渗漏载水胶囊。
背景技术
采用胶囊化技术将水或水溶性有效成分包裹密封起来形成胶囊,保持胶囊中水分在运输期和货架期长时间储存无渗漏,一直是食品、医药、烟草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胶囊壁材的选择决定了胶囊的力学性能和渗透性能。海藻酸钙盐是食品及药用胶囊中最常用的壁材,以钙离子溶液为凝固浴,采用滴制法制备的海藻酸钙胶囊已投入工业化生产并得到商业化推广。
现有技术对包覆油或油溶性有效成分的海藻酸钙胶囊报道较多,而对于载水海藻酸钙胶囊的报道较少。
现有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02108136B,公开了一种烟用添加剂滴丸包裹材料及用其包裹的滴丸及滴丸的应用,具体公开了该滴丸用于卷烟领域,采用正滴法制成胶囊,该胶囊包括两层,芯层和包裹层,其包裹材料由海藻酸钠:甘油:水以(1-8):(0.5-5):(85-100)比例混合组成,再与凝固浴中的钙离子固化制得胶囊。然而,在我们重复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该方法制得的胶囊囊壁很薄,不具备后续工业加工所需力学强度,实用性比较差。
现有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03815541A,公开了一种三层烟用水胶囊,其中内层是水、明胶、防腐剂和香精,中间层是海藻酸钠、水、防腐剂,外层是蜂蜡、石蜡和巴西腊制成。该发明在原有海藻酸钙胶囊外层包裹混合蜡,对阻止胶囊内的水分溢出有一定的效果,但亲水的海藻酸钙囊壁层与亲油的混合蜡层的界面结合力较差,包裹不均匀,易破损,并且混合蜡熔融温度在50℃左右,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状态不稳定。这些都导致该发明胶囊无法长时间储存,易渗漏。
现有专利公开号为CN103815542A在上述发明专利基础上,公开了一种四层烟用水胶囊,在原有三层烟用水胶囊的外层包覆了第四层,即以海藻酸钠为原料,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蜡质的破裂。然而海藻酸钠和蜡质层之间界面结合力差的问题依然是影响该胶囊渗透性的主要因素,导致四层水胶囊的第三层和第四层包裹不均匀,易破损,易渗水。
现有公开专利号为CN105361242A公开了一种基于液体弹珠的多功能型香烟爆珠及其制备方法,现有公开专利号为CN106914196A公开了一种基于液体弹珠制备载水微胶囊的方法。两个专利均通过先在水滴表面包覆疏水粒子,再依次涂覆瞬干胶和光固化树脂的阻水层来实现阻水防渗漏胶囊的制备。然而从重复实验的效果来看,通过简单的浸渍或者涂覆的方法包覆阻水层,胶囊囊膜厚薄不均匀,严重影响胶囊的外观及阻水效果。
从现有技术来看,目前已经存在阻水防渗透胶囊的制备技术方案,是通过在胶囊外层设置一层阻水层,阻止胶囊内层的水或水溶液外渗,延长胶囊的使用期,但是现有技术胶囊成型度和阻水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防渗漏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胶囊芯层水或水溶液易渗透,阻水效果不理想以及成型度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防渗漏载水胶囊,其特征在于:胶囊为至少三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芯层、囊壁层、第一阻水层,所述第一阻水层包覆在囊壁层外,为一种或多种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聚合产物,高效防渗漏载水胶囊7天的透水率小于 4%,球形度SF0.07。
高效防渗漏载水胶囊囊壁层材料为海藻酸盐、纤维素衍生物、明胶、壳聚糖、聚乙二醇、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高效防渗漏载水胶囊芯层为水或载水组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22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组复合物产氢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酸菜挤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