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流截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1944.0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8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柯友青;曹一多;刘勇;邢岳岳;付培英;张泽林;黄立勇;王礼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2 | 分类号: | E02B8/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王红艺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围隔 河流 围挡 过滤 河岸 浮力结构 截污装置 缓冲作用 内外压差 上下相对 水位平衡 污水排放 相对设置 形变 支护 不透水 可透水 可弯曲 伸直状 弯曲状 移动地 固接 滑设 基底 施工 围设 自净 冲击力 变形 漂浮 水位 | ||
1.一种河流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弯曲变形且不透水的软围隔,所述软围隔立设于河流内且与河岸相对设置,所述软围隔的底部固定于河流基底,所述软围隔的顶部设有浮力结构,通过所述浮力结构漂浮于河流表面而使得所述软围隔随河流的水位的变化而呈弯曲状或伸直状,从而实现了调节所述软围隔的支护高度;以及
设于所述软围隔的相对两端且可透水的一对过滤围挡,所述过滤围挡的一端和所述软围隔可上下相对移动地滑设连接,所述过滤围挡的另一端和所述河岸固接,从而一对所述过滤围挡、所述软围隔和所述河岸围设形成沿河污水排放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围挡的一端形成有竖向的凹槽,所述软围隔的相对两端设有凸起,通过所述凸起插设于所述凹槽内且可上下滑动从而实现所述过滤围挡和所述软围隔滑设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围隔的底部连接有自重大于所述软围隔浮力的填充袋,所述填充袋设于所述河流基底且于河岸相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结构为漂浮于河面的多个浮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沿着所述软围隔和所述过滤围挡的外周设置的挡墙,所述挡墙固接于所述河岸以围合形成隔离区,所述挡墙的顶部和河流的最低水位齐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于所述沿河污水排放区的抽排水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沿河污水排放区内的碳素纤维生态草和生态浮岛。
8.一种河流截污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提供可弯曲变形且不透水的软围隔,将所述软围隔立设于河流内且与河岸相对设置,将所述软围隔的底部固定于河流基底,所述软围隔的顶部设有浮力结构,将所述浮力结构漂浮于河流表面,使得所述软围隔随河流的水位的变化而呈弯曲状或伸直状,从而实现了调节所述软围隔的支护高度;以及
提供可透水的一对过滤围挡,将所述过滤围挡设于所述软围隔的相对两端,将所述过滤围挡的一端和所述软围隔可上下相对移动地滑设连接,所述过滤围挡的另一端和所述河岸固接,使得一对所述过滤围挡、所述软围隔和所述河岸围设形成沿河污水排放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河流截污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提供挡墙,将所述挡墙沿着所述软围隔和所述过滤围挡的外周设置,并将所述挡墙固接于所述河岸以围合形成隔离区,所述挡墙的顶部和河流的最低水位齐平。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河流截污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供抽排水泵,将所述抽排水泵连通于所述沿河污水排放区;以及
提供碳素纤维生态草和生态浮岛,将碳素纤维生态草和生态浮岛设于所述沿河污水排放区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19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