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外墙饰面砖黏结缺陷红外热像检测时机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51860.7 | 申请日: | 2019-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3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光;王长军;范敬冲;胡玉琨;霍青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祁献民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外墙 面砖 黏结 缺陷 红外 检测 时机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确定外墙饰面砖黏结缺陷红外热像检测时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对待检测外墙接收太阳辐射强度函数求偏导,获得待检测外墙接收太阳辐射强度极大值时对应的第一时刻点;所述待检测外墙接收太阳辐射强度函数为:
q=640×sin(A+α)cos(H)sin(H)
其中:
sin(H)=sin(Φ)*sin(23.5*sin(n-90))+cos(Φ)*cos(23.5*sin(n-90))*cos((m-12)*15);
cos(A)=(sin(H)*sin(Φ)-sin(23.5*sin(n-90)))/cos(H)*cos(Φ);
n:自冬至开始计算的天数,一个整月为30天;m:一天观测时间,一天为24个小时;A:太阳方位角;H:太阳高度角;α:待测墙体的朝向,以正东为零度;Φ:待测墙体所在城市的纬度值;
基于所述第一时刻点,根据所述待检测外墙接收太阳辐射强度函数得出当年365个自然日对应的待检测外墙接收太阳辐射强度值;
获取当年内所述待检测外墙接收太阳辐射强度值大于红外热像检测强度阈值的自然日;
基于获取的大于红外热像检测强度阈值的自然日,确定对所述外墙饰面砖黏结缺陷进行红外热像检测时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获取的大于红外热像检测强度阈值的自然日,确定对所述外墙饰面砖黏结缺陷进行红外热像检测时机还包括:
基于所述获取的大于红外热像检测强度阈值的自然日判断预定检测日期是否符合检测所需的太阳辐射强度条件;
若符合检测所需的太阳辐射强度条件,则确定按照预定检测日期对待检测外墙饰面砖黏结缺陷进行红外热像检测;
若不符合检测所需的太阳辐射强度条件,则根据第一选取规则从所述自然日中选取若干自然日更新所述预定检测日期;所述第一选取规则包括:工期进度安排及是否临近所述预定检测日期;
按照更新后的预定检测日期对待检测外墙饰面砖黏结缺陷进行红外热像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预定检测日期对待检测外墙饰面砖黏结缺陷进行红外热像检测或按照更新后的预定检测日期对待检测外墙饰面砖黏结缺陷进行红外热像检测包括:
根据待检测外墙接收太阳辐射强度函数计算出第一检测日内预定时间的接收太阳辐射强度值;
获取第一检测日内接收太阳辐射强度值大于红外热像检测强度阈值的时间点;
基于获取的时间点,确定第一检测日的检测时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对所述外墙饰面砖黏结缺陷进行红外热像检测时机之后还包括:
基于确定的红外热像检测时机对待检测外墙进行红外热像检测;
将红外热像检测结果输出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待检测外墙接收太阳辐射强度函数求偏导,获得待检测外墙接收太阳辐射强度极大值时对应的第一时刻点之前包括:
确定当年内是否有符合检测所需的太阳辐射强度条件的自然日;
所述确定当年内是否有符合检测所需的太阳辐射强度条件的自然日包括步骤: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检测外墙的条件参数;所述待检测外墙的条件参数包括待检测外墙的朝向、材质及其所在地区的纬度;
根据待检测外墙接收太阳辐射强度函数对日期求偏导;
得到外墙接收太阳辐射强度极大值及极小值;
判断太阳辐射强度极小值是否大于红外热像检测强度阈值;
若大于红外热像检测强度阈值,则确定当年内所有自然日符合检测所需的太阳辐射强度条件;
若小于红外热像检测强度阈值,则继续判断太阳辐射强度极大值是否大于红外热像检测强度阈值;
若太阳辐射强度极大值大于红外热像检测强度阈值,则确定当年内有符合检测所需的太阳辐射强度条件的自然日;
若太阳辐射强度极大值小于红外热像检测强度阈值,则确定当年内没有符合检测所需的太阳辐射强度条件的自然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186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