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柔性直流配网技术的交流母线快速备自投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1285.0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7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鲁丽娟;陈建福;张浩;周钰;刘仁亮;施世鸿;王建武;伦振坚;刘继权;钟强;彭冠炎;杨锐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麦小婵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柔性 流配 技术 交流 母线 快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柔性直流配网技术的交流母线快速备自投控制方法,应用于基于柔性直流配网技术的交流母线快速备自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柔性直流配网技术的交流母线快速备自投系统包括第一中压母线、第二中压母线、母联开关、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变压器、第二变压器、柔直换流站和第三开关;
所述第一变压器的低压侧通过所述第一开关接入所述第一中压母线;所述第二变压器的低压侧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接入所述第二中压母线;所述母联开关连接所述第一中压母线和所述第二中压母线;
正常运行时,所述母联开关,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在合位并分别带所述第一中压母线、所述第二中压母线运行;
所述柔直换流站包括至少一个分布式电源、柔直换流器和联接变压器,所述分布式电源直接接入柔直换流站的直流母线侧或通过直流线路接入柔直换流站的直流母线侧,并与所述柔直换流器和所述联接变压器依次连接;所述联接变压器通过所述第三开关接入所述变电站第一中压母线;
所述基于柔性直流配网技术的交流母线快速备自投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确定第一变压器的本体或高压侧故障,第一变压器保护使低压侧第一开关跳开,导致低压侧第一中压母线失压时,执行备自投动作逻辑;
所述备自投动作逻辑包括:
逻辑1,判断所述第一中压母线负荷容量,当故障前负荷容量小于柔直换流站向电网传送的功率时,并经过所述第一开关跳位、母联开关跳位、第一中压母线失压以及未收到闭锁条件判据判别后,切换柔直换流站控制模式为VACf模式,由柔直换流站为所述第一中压母线提供备用电源;
逻辑2,判断所述第一中压母线负荷容量,当故障前负荷容量大于柔直换流站向电网传送的功率时,下发指令轮切负荷,使所述第一中压母线负荷容量不大于柔直换流站输送容量;同时,判断第一开关跳位、母联开关跳位、第一中压母线失压以及未收到闭锁条件判据判别,满足条件后发指令切换柔直换流站控制模式为VACf模式,选择柔直换流站为所述第一中压母线提供备用电源;
逻辑3,判断所述第一中压母线负荷容量,当故障前负荷容量大于柔直换流站向电网传送的功率时,下发指令闭锁柔直换流站,并联跳开所述第三开关,同时经过所述第一开关跳位、母联开关跳位、第一中压母线失压以及未收到闭锁条件判据判别后,联跳所述第一开关,合所述母联开关,选择所述第二中压母线提供备用电源,实现站内母线备自投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柔性直流配网技术的交流母线快速备自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逻辑1和所述逻辑2中,当所述第一变压器故障恢复投入运行时,柔直换流站根据采集的所述第一变压器低压侧电压,调节控制目标的电压和频率,保证所述第一中压母线电压与其同步以提高并网成功率;最终的合闸命令经压差、频差和滑差条件判别后,发送到所述第一开关,实现所述第一中压母线并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柔性直流配网技术的交流母线快速备自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中压母线并网成功后,柔直换流站控制模式由VACf切换至VDCQ或PQ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柔性直流配网技术的交流母线快速备自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逻辑3中,当所述第一变压器故障恢复投入运行时,对所述第一开关进行位置判别后发送合闸命令,并断开母联开关,柔直换流站解锁,按VDCQ控制模式并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柔性直流配网技术的交流母线快速备自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开关手跳判断和所述第一变压器低压侧后备保护动作判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柔性直流配网技术的交流母线快速备自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逻辑1和逻辑2之后,还包括:根据实际负荷进行功率调节,稳定所述第一中压母线电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柔性直流配网技术的交流母线快速备自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直换流站包括两个分布式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12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中心用组合式配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输入源无缝切换的冗余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