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水量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厕所冲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0172.9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2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任武昂;鞠恺;金鹏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3D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水量 分散 污水处理 装置 利用 厕所 冲水 系统 | ||
一种自适应水量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在壳体内自进水口向出水口依次设置有垂直于壳体轴向的竖向隔板一~四,以及与竖向隔板一垂直的竖向隔板五~六,进水口、竖向隔板一与竖向隔板二间形成污水均质区,竖向隔板一、竖向隔板五与竖向隔板二间形成导流区,竖向隔板六带有过孔,连接在竖向隔板二与竖向隔板三间分为两个空间,其中与导流区连通的空间为缺氧反应区,另一空间为好氧反应区,竖向隔板三与竖向隔板四间为二沉区,竖向隔板四与出水口间形成生物滤床区,污水依次经污水均质区、导流区、缺氧反应区、好氧反应区、二沉区和生物滤床区,可自适应分散式生活污水排放特征,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该装置的厕所冲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水量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厕所冲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和工业污染控制向深部推进,农村水污染已迅速上升为我国水环境的第一大污染源,尤其是在常规污染方面。由于深层次的农村经济与社会背景,使得我国农村水污染治理的艰巨性远远超过城市与工业污染治理。
考虑人口城镇化趋势,未来我国仍将有约5亿人口居住在乡村地区。我国农村居民生活和劳动的方式正迅速地向城市居民看齐。根据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所开展的全国调查与测算,2008年全国(未包括西藏、台湾、香港、澳门)村镇生活污水排放所带来常规污染负荷约为城市污染排放的1.5倍。总体而言,我国当前农村水污染治理的水平十分低下,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拥有率不足10%,设施建设质量不高且正常运行率不足20%。
造成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农村地区居住密度不高、用水时段性比较一致,导致污水排放总量小、时变化系数大,导致污水排放与设施处理能力很难匹配;其二,现有设施机械套用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与装置,没有考虑到二者的差异,导致污水处理设施未能正常、稳定运行。尤其是村庄零星住户,管道收集工程量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处理设施针对性不强,导致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与措施很难发挥其真正的效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水量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厕所冲水系统,通过在污水处理装置前端设置大体积的污水均质区用于缓冲水量、水质的波动;随后污水经导流区和污水提升管依次经过缺氧区、好氧反应区Ⅳ、二沉区,经沉淀的处理水自上而下流过生物滤床区,并由滤床底部收集、经过紫外线杀菌后排放;好氧反应区Ⅳ的混合液通过气提回流管进入缺氧区完成脱氮过程;二沉区沉淀的污泥定时气提至污水均质区。该装置可依靠前端的污水均质区以及污水提升管的作用,缓冲分散式污水排放量的波动,确保后续生物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由于剩余污泥的排入,前置污水均质区亦具有水解酸化反应的作用,可提高污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比例,确保生物处理效果;并能延长处理装置剩余污泥清掏周期。本发明装置可自适应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特征,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且运行管理简便、设备维护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适应水量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自进水口2向出水口14依次设置有垂直于壳体1轴向的竖向隔板一3、竖向隔板二4、竖向隔板三6和竖向隔板四8,以及与竖向隔板一3垂直的竖向隔板五21和竖向隔板六5,其中竖向隔板二4、竖向隔板三6和竖向隔板四8的截面形状与壳体1内部截面形状一致且留有通道,竖向隔板一3有三条边,底部的边悬空,顶部的边连接壳体1的内壁,侧部的边通过竖向隔板五21与竖向隔板二4的一侧连接,进水口2、竖向隔板一3与竖向隔板二4的该侧之间形成污水均质区Ⅰ,竖向隔板一3、竖向隔板五21与竖向隔板二4的另侧之间形成导流区Ⅱ,竖向隔板六5带有过孔,连接在竖向隔板二4与竖向隔板三6之间分为两个空间,其中与导流区Ⅱ连通的空间为缺氧反应区Ⅲ,另一空间为好氧反应区Ⅳ,竖向隔板三6与竖向隔板四8之间为二沉区Ⅴ,竖向隔板四8与出水口14之间形成生物滤床区Ⅵ,污水从进水口2进入,依次经污水均质区Ⅰ、导流区Ⅱ、缺氧反应区Ⅲ、好氧反应区Ⅳ、二沉区Ⅴ和生物滤床区Ⅵ,从出水口14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01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雨水存储及污染物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工业污水的高稳定性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