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最小堆的质量流入口厚度存储计算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50056.7 | 申请日: | 2019-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5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罗新斌;苏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芃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7/18 | 分类号: | B21B37/18;B21B38/04;G06F17/1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娅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澄阳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最小 质量 流入 厚度 存储 计算方法 | ||
本申请的一种基于最小堆的质量流入口厚度存储计算方法,基于最小堆的质量流入口厚度存储计算方法,存储入口厚度数据时,使用最小堆的数据结构取代传统FIFO先进先出队列数据结构,这样避免了更新FIFO队列时所需要的逐次移位操作,减少了移位操作所需的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该方法,存储入口厚度数据时,使用最小堆的数据结构取代传统FIFO队列数据结构,在检索当前使用的入口厚度值时,由于最小堆使用有序结构存储,一般FIFO队列中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而在最小堆中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这样减少了检索所需的计算量,提高检索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最小堆的质量流入口厚度存储计算方法,具体涉及金属轧制过程中提高带材厚度控制性能的控制方法,属于金属加工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铝、铜等有色金属及钢铁等黑色金属加工过程中,板带箔材的轧制是其中一个关键工序,使用轧机完成。在板带箔材的轧制过程中,为了提高带材厚差性能指标,一般使用自动厚度控制AGC系统。在自动厚度控制系统中,根据出口厚度获得方式的不同,可分成测厚仪反馈控制和质量流控制两类模式。
在测厚仪反馈控制模式中,使用出口测厚仪测量带材出口厚度,这种方式由于出口测厚仪安装在轧机出口处,从测量到反馈存在一定的延时。质量流控制模式,也称为秒流量(massflow)控制,根据入口速度、入口厚度、出口速度直接计算出在辊缝处的带材出口厚度,从计算到反馈不存在延时,因此与测厚仪反馈控制相比,提高带材厚差的控制精度,在高端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质量流控制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出口厚度的计算公式为:
Hc=Hr*V1/V2
其中,Hc为计算的辊缝处出口厚度,V1为入口速度,V2为出口速度,Hr为辊缝处的入口厚度。
在整个计算过程中,V1,V2都可以通过速度测量装置如测速仪实时测量得到。Hr使用入口测厚仪测量,但是由于入口测厚仪安装在轧机入口侧,从测厚仪安装位置到辊缝还有一定距离L,因此Hr从开始测量到在辊缝处使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时间,即在入口测厚仪测量出的入口厚度,要前进L距离后才能使用,在这段L距离上测量出的入口厚度都需要进行存储,经过一段时间到辊缝后取出使用。为了存储这段时间的入口厚度数据,传统上使用FIFO先进先出队列进行存储,每次顺序移位操作,每次存入一个新的入口厚度数据,每次取出一个入口厚度用于计算。
由于在带材轧制过程中,根据工艺的不同需求,轧制速度一般都会发生变化,再加上控制器提前量的变化,一般在入口厚度的FIFO队列中,不能每次使用最后一个数据计算,而是根据需求从FIFO队列中搜索出最满足条件的一个厚差数据。
例如,在其中一个采样时刻,FIFO队列中存储数据为H1、H2、……、Hn-1、Hn,如图2所示,其中数据数量为n,数据为等差数据,差值为L/n,即存储数据均匀分布于L距离中,这时在质量流控制计算中,取出Hn作为辊缝处的入口厚度,即选择队列中第n个数据,进行计算。
在下一采样时刻,轧制速度发生变化,假定由于轧制速度的提高,带材前进L距离,此时FIFO队列中存储的数据为H0、H1、H2、……、Hn-1,H0为新采样的入口厚度。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Hn-1作为辊缝入口处的入口厚度,则不准确,因为Hn-1处的入口厚度已经由于速度的增加而跳过去,而应该使用H1作为辊缝处的入口厚度,也就是选择队列中第2个数据,才更准确。此时的搜索过程,需要从第n个数据开始,一直搜索到第2个数据结束,花费大量搜索时间。
由上可见,在FIFO队列中,首先要顺序移位操作,这会花费大量的计算时间,而且每次要根据轧制速度的变化,从队列中顺序搜索出一个最适合的数据,这也增加了控制所需的计算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芃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科芃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00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