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信协议充电桩统一接入管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9399.1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4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0 | 分类号: | B60L53/60;B60L53/68;H04L12/24;H04L12/26;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程琛 |
地址: | 10008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协议 充电 统一 接入 管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通信协议充电桩统一接入管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建立充电运营平台和充电桩之间的连接关系;管理已建立连接关系的充电桩的充电过程,其中,所述充电运营平台和所述充电桩之间通过预设配置的多种类型的报文进行通信,所述报文基于预设的报文引擎进行下发和解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通信协议充电桩统一接入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对多种通信协议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提供统一的报文配置和处理方式,从而实现在同一平台下的统一管理,整个管理过程更加合理和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通信协议 充电桩统一接入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充电桩通信协议规定了充电桩智能终端与智能充电网络 运营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通信协议。充电桩按协议规定将状态信息、 动力电池系统信息、环境、交易的相关信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发送 至智能加电网络运营管理系统并回应管理系统请求;管理系统按协议 规定查询充电桩数据并给充电桩以回应。充电桩运营平台,用于实现 对充电桩的管理、监控,对电动汽车充电过程进行监控,提供用户充 电APP,实现对充电用户的客户管理、账务计费,实现各类运营报表, 实现与其他运营商的互联互通,支撑充电运营商业务的开展与运营。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典型的充电桩与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 之间的模块交互示意图,如图1所示,目前电动汽车充电桩与中心平 台通信协议,并没有国家标准,充电桩向上提供的通信协议各不相同, 有的情况还需要根据运营商的要求定制实现各种通信协议。通常有如 下几种模式:模式一、运营商自定义通信协议,向充电桩厂家发起采 购,实现了该通信协议的充电桩才能被入网使用。模式二、运营商制 作通信模块硬件,采购的桩都需要安装此通信模块,统一了桩与管理 平台的通信。模式三、充电桩厂家提供简单的运营管理平台。
但上述现有技术提供的多种模式均有着自身的弊端,模式一中从 充电桩厂家的角度看,需要额外开发来实现通信协议,如果桩要卖给 多个运营商,要实现多套通信协议,增加了成本;从运营商角度看, 如果运营商自定义的协议过于复杂、实现难度大,充电桩厂家不一定 会实现,采购范围会被缩小,运营商对桩的选择空间会被压缩,无形 中也会增加成本。模式二中对桩厂而言,通信模块会在充电桩的生产 设计环节就被引入,实质也是定制开发,从硬件层面的深度定制,成 为专供的型号,而且每台充电桩都要支付使用通信模块的成本。模式 三中对运营商而言,运营管理平台只能管理单一的桩品牌,无法实现 更多的运营功能、无法开展灵活的业务,受制于桩厂。因此,现在亟 需一种能实现对不同厂家充电桩统一接入管理运营的方法来解决上述 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 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多通信协议充电桩统一接入管理方法及 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通信协议充电桩统一接入管理 方法,包括:
建立充电运营平台和充电桩之间的连接关系;
管理已建立连接关系的充电桩的充电过程,其中,所述充电运营 平台和所述充电桩之间通过预设配置的多种类型的报文进行通信,所 述报文基于预设的报文引擎进行下发和解析。
其中,所述建立充电运营平台和充电桩之间的连接关系,包括:
配置所述充电桩相应版本的签到报文,以供所述充电桩发起签到;
解析所述签到信息,判断所述充电桩是否在管理范围内;
若所述充电桩在管理范围内,则建立充电运营平台和充电桩之间 的连接关系。
其中,所述建立充电运营平台和充电桩之间的连接关系,还包括:
定时接收所述充电桩发送的心跳报文,解析所述心跳报文,若所 述心跳报文不满足预设要求,则断开所述充电运营平台和所述充电桩 之间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93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驱动的多通道层状材料剥离装置
- 下一篇:3D打印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