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革厂污水、污泥清洁处理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9350.6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2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石碧;江霞;汪华林;周建飞;马生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122;C02F11/127;C02F11/00;C10J3/46;C02F10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项丹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革 污水 污泥 清洁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皮革厂污水、污泥清洁处理方法和装置,提供了一种皮革厂污水、污泥清洁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综合污水预处理;(B)污水沉降分离;(C)污水生化处理;(D)制革污泥预处理;(E)块状污泥旋流自转干化;(F)污泥颗粒气流加速度分选;(G)污泥颗粒二次旋流干化;(H)干化污泥颗粒造粒气化;以及(I)脉动气体冷却与循环。还提供了一种皮革厂污水、污泥清洁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污水污泥处理领域,涉及一种皮革厂污水、污泥清洁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二十年来,制革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已成为我国轻工行业中的支柱产业。随着制革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在成为全球制革生产大国以及制革贸易最活跃、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然而,制革行业在不断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制革工艺中将产生大量污水污泥,每加工1t(吨)原料皮(以牛皮计)要排放60~120t污水,每300t废水会生产1t污泥(含水率70重量%),“皮革行业‘十二五’规划指导意见(2011-2015年)”中提到,“十一五”期间全国规模以上的制革企业基本建有配套的废水处理系统,且尾水排放基本达到要求,但是对污泥的处理处置长期处于不规范状态。所以在皮革厂污水污泥处理工艺中,如何同步处理好污水污泥,实现包括制革污泥在内的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将制约着皮革行业的发展。
中国专利申请CN102730912 A公开了一种污水污泥一体化处理方法,先将污泥配成泥水混合液;将颗粒较大的纤维杂质用滚筒筛加以分离,得到分离混合液;将颗粒较粗和密度较大的泥沙用水力旋流器离心沉降进行分离去除无机颗粒,得到二次分离混合液;用铁碳微电解处理设备用过滤柱进行铁碳微电解处理,同时通入臭氧,使有机物去除率达到15-20%,得到初级净化混合液;用超声波对初级净化混合液进行处理得到二级净化混合液;用高温厌氧消化去除二级净化混合液中的有机物质总量的30-40%,得到三级精华混合液;用曝气生物池作处理去除有机物总量的35-45%,得到四级净化混合液。该工艺能有效去除污泥中有机物,但没能将污泥中有机物转换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污泥减排和资源化处理。
中国专利CN205874171U公开了一种污泥资源化处理装置,将高效污泥脱水减量技术和装置应用于对污水的预处理,从而改变传统脱水工艺中存在的脱水极限,对污泥中难处理的表面吸附水和微生物细胞膜中的内部结合水进行了改性,极大地降低了泥饼的含水率,从而提高了单位设备的处理效率。但需要利用高频电场对干馏腔内的污泥进行加热脱水,温度达1000℃以上,能耗高。
中国专利CN104058559 B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污水处理系统,利用污水污泥处理一体装置实现了厌氧好氧生物流化、过滤储水的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工厂化生产,操作控制简单,处理费用低。但最终污水达标排放,污泥被拦截压滤成污泥饼,仍需要后续处理,没有实现产物的清洁。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高效、节能、工艺流程简单的皮革厂污水、污泥清洁处理方法和装置,并进一步实现污泥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皮革厂污水、污泥清洁处理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处理后废水、废固、废气排放量高;本发明提供的皮革厂污水、污泥清洁处理方法将皮革厂提供的综合废水一体化处置,污水经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污泥经旋流自转脱水后气化分解,排放物为水、干化炉灰、一氧化碳和氢气,均可以作为资源利用,解决了现有的污泥排放量高的问题,产物清洁无污染,实现了减排的设计目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污泥处理工艺能耗高;本发明的污泥脱水干化原理在于通过污泥颗粒在旋流力场中公转产生的剪切力脱除颗粒表层水和颗粒间毛细水,通过污泥颗粒高速自转产生的离心力脱除污泥颗粒内部孔隙的水分,只需将气流温度控制在60℃左右以降低污泥表面和内部孔隙内水的粘度,从而提高了脱水效率,能耗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93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