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8400.9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5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菅野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41/40 | 分类号: | F02D41/40;F02D41/28;F02D41/14;F02D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控制 装置 | ||
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抑制燃烧噪音的变化。内燃机(100)的控制装置(200)的燃烧控制部构成为,基于由振动传感器(210)检测出的振动加速度算出特定频带的2倍频的第1判定频带中的内燃机主体的第1振动等级,在第1振动等级小于根据内燃机运转状态预先设定的预定的第1基准振动等级时,以使得第1振动等级成为第1基准振动等级以上的方式修正目标喷射量和目标喷射正时中的一方或双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以往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公开了如下构成的装置:以使得表示缸内压力上升率随时间的变化的压力波形(缸内压力上升率图案)的形状成为双峰形状,并且压力波形的第一峰的峰值正时与第二峰的峰值正时的间隔成为预定的间隔的方式,将主燃料喷射分为第1主燃料喷射和第2主燃料喷射来实施并使燃料进行自着火燃烧。根据专利文献1,通过像这样将压力波形的第一峰的峰值正时与第二峰的峰值正时的峰值间隔控制为预定的间隔,能够降低预定的频带的振动等级而降低燃烧噪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682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若例如由于某些要因而发生着火正时从目标着火正时的偏离等,压力波形的形状从作为目标的双峰形状发生了变化,则不再能将峰值间隔控制为预定的间隔,所以可能会不再能降低燃烧噪音。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样的问题点而作出的发明,目的在于使得能够判断压力波形的形状是否从作为目标的双峰形状发生了变化,并根据该判断结果来修正压力波形的形状。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内燃机,所述内燃机具备:内燃机主体;燃料喷射阀,其喷射用于在内燃机主体的燃烧室内燃烧的燃料;以及振动传感器,其检测内燃机主体的振动加速度,所述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具备燃烧控制部,所述燃烧控制部以使得在燃烧室内阶段性地发生2次热释放而表示缸内压力上升率随时间的变化的压力波形成为双峰形状、并且从由第1次热释放形成的压力波形的第一峰的第1峰值到由第2次热释放形成的压力波形的第二峰的第2峰值为止的间隔即峰值间隔成为抑制内燃机主体的振动加速度中的特定频带的振动加速度的基准峰值间隔的方式,将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的燃料的喷射量和喷射正时控制为基于内燃机运转状态设定的目标喷射量和目标喷射正时并使燃料进行自着火燃烧。燃烧控制部构成为,基于由振动传感器检测出的振动加速度算出特定频带的2倍频的第1判定频带中的内燃机主体的第1振动等级,在第1振动等级小于根据内燃机运转状态预先设定的预定的第1基准振动等级时,以使得第1振动等级成为第1基准振动等级以上的方式修正目标喷射量和目标喷射正时中的一方或双方。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该技术方案,能够判断压力波形的形状是否从作为目标的双峰形状发生了变化,并根据该判断结果来修正压力波形的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燃机和控制内燃机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大致构成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内燃机主体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燃烧控制而使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了的情况下的曲轴角与热释放率的关系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燃烧控制而使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了的情况下的曲轴角与缸内压力上升率的关系的图。
图5是示出基于爆震传感器的输出值算出的每个频率的内燃机主体的振动等级的图。
图6是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燃烧控制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84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和发动机
- 下一篇:内燃机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