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纬仪支架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48211.1 | 申请日: | 2019-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1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 发明(设计)人: | 谭自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科成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M11/10;F16M11/22;G01C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臂 第一臂 经纬仪支架 方位支架 俯仰支架 支座连接 经纬 轴承 垂直 测量仪器 俯仰倾角 抗振能力 相对设置 申请 制造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经纬仪支架,属于测量仪器制造技术领域。经纬仪支架包括俯仰支架和方位支架。俯仰支架包括第一臂、第二臂和支座。第一臂与第二臂相对设置,支座连接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垂直于支座,第二臂垂直于支座。第一臂上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二臂相应位置安装有第二轴承。方位支架与支座连接。俯仰支架被用于控制经纬仪的俯仰倾角,方位支架被用于控制经纬仪的方位。该经纬仪支架的抗振能力好,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测量仪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经纬仪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经纬仪支架抗振能力弱。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在于:经纬仪支架抗振能力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经纬仪支架,以便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经纬仪支架抗振能力弱的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经纬仪支架抗振能力较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经纬仪支架,经纬仪支架包括俯仰支架和方位支架,俯仰支架包括第一臂、第二臂和支座,第一臂与第二臂相对设置,支座连接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垂直于支座,第二臂垂直于支座,第一臂上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二臂相应位置安装有第二轴承,方位支架与支座连接,俯仰支架被用于控制经纬仪的俯仰倾角,方位支架被用于控制经纬仪的方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轴承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第一滚动体和第一保持架,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同轴设置,第一环体的内径大于第二环体的外径,第一滚动体和第一保持架位于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之间,第一滚动体与第一环体接触,第一滚动体与第二环体接触,第一保持架能够保持第一滚动体的位置,以使第一滚动体在第一保持架内转动,第一环体被用于与第一臂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轴承还包括止挡环,止挡环与第二环体连接,止挡环能够止挡第一保持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环体的侧面开设有第二连接位置,止挡环通过连接件连接止挡环与第二环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轴承包括第三环体、第四环体、第五环体、筒体、第二滚动体和第二保持架,第三环体、第四环体、第五环体和筒体同轴设置,第三环体与第四环体在筒体的轴向间隔设置,筒体连接第三环体与第四环体,第三环体的外径和第四环体的外径均大于筒体的外径,以使第三环体与第四环体相对的表面、第四环体与第三环体相对的表面及筒体的外表面形成安装空间,第二滚动体和第二保持架容纳于安装空间内,第五环体位于第三环体与第四环体之间,第五环体的内径大于筒体的外径,第二滚动体与第三环体的与第四环体相对的表面接触,第二滚动体与第四环体的与第三环体相对的表面接触,第二滚动体与第五环体接触,第三环体的内径等于筒体的内径,第四环体的内径小于筒体的外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三环体的外径与第四环体的外径相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三环体、第四环体、第五环体与筒体共同形成U形的容纳空间,第二滚动体与第二保持架容纳于容纳空间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保持架包括第一保持环、第二保持环和保持筒,第一保持环与第二保持环沿着保持筒的轴向间隔设置,保持筒连接第一保持环和第二保持环,第一保持环和第二保持环的外径大于保持筒的外径,第一保持环的第一侧与第三环体接触,第一保持环的第二侧与第五环体接触,第二保持环的第一侧与第四环体接触,第二保持环的第二侧与第五环体接触,保持筒的第一侧与筒体的外表面接触,保持筒的第二侧与第五环体接触,第二滚动体分布于第一保持环、第二保持环和保持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方位支架包括方位轴和测量轴,方位轴与测量轴传动连接,测量轴与支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方位支架包括第二轴承,第二轴承被设置于方位轴的两端,并支撑方位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科成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科成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8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震垫圈及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低刚度大质量悬挂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