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废弃的废油泥环保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8109.1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0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曾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正菱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0/00 | 分类号: | C04B30/00;C04B20/02;C04B1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徐金伟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油泥 环保治理 废弃 砂石 泥土 混合料 油泥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低温分离 分段收集 分离提取 固渣分离 环保要求 集中处理 油泥处理 无害化 资源化 废弃物 贮存 能耗 | ||
1.一种用于废弃的废油泥环保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收集搅拌废弃的废油泥;
步骤2.分离废油泥,提取油、水、泥土、砂石;
步骤3.对油、水、泥土、砂石分别进行收集,对泥土、砂石加入配料获得混合料;
步骤4.贮存满足环保要求的混合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弃的废油泥环保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收集搅拌废弃的废油泥,包括:
步骤11.将废弃的废油泥收集到废油泥收集池,向废油泥收集池加入水,按照10份的废油泥和90份的水组成的料液重量份为100份,加入重量份为2-4份氧化钙和重量份为3-4份碳酸钠,加热至50-70℃,均匀搅拌,静置30min后得到废油泥的清洗反应液;
步骤12.将清洗反应液泵送至分离反应罐中,对废油泥收集池中被清洗后的废油泥的固体沉渣进行环保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弃的废油泥环保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分离废油泥,提取油、水、泥土、砂石,包括:
步骤21.通过分离反应罐的液体化学药剂口加入55份重量份破乳剂,通过分离反应罐的固体化学药剂口加入0.05份重量份的木薯乙醚化二淀粉己二酸酯、30份重量份的非离子聚丙烯酰胺、10份重量份的甲基硅酸钠,形成混合物,加热分离反应罐内的混合物至70-90℃,使用搅拌机均匀搅拌,将多余搅拌液体通过溢流口输送至溢流罐,溢流罐通过泵将液体输送至分离反应罐,分离反应罐的废气和溢流出溢流罐的废气均通过抽风机输送至废气处理装置;
步骤22.分离反应罐搅拌后的混合物,静置与沉淀60min后,分离出上层为油、中层为水,下层为含有90%水份的泥土、砂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弃的废油泥环保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对油、水、泥土、砂石分别进行收集,对泥土、砂石加入配料得混合料,包括:
步骤31.分离反应罐分离出的油、水、泥土、砂石,将分理出的油泵送至储油罐,将水泵送至储水罐,将含有90%水份的泥土、砂石泵送至离心机进行分离处理,将获得的泥土与砂石形成的固态物通过绞龙输送机输送至固态物存储池;
步骤32.再将输送至存储池内的固态物中加入水、水泥、沙,按照水、水泥、沙、固态物重量份比为:0.5:1:2:4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水、水泥、沙、固态物的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弃的废油泥环保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贮存满足环保要求的混合料包括:
步骤41.将水、水泥、沙、固态物的组合物放入砖块成型模具中模压形成成型砖,将成型砖输送至养护地点进行保湿与保温处理,室内的湿度保持在20%、温度保持在20-50℃,保持24h;
步骤42.人工检查成品型砖,将合格的成型砖装箱入库存放。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废弃的废油泥环保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所述氧化钙的重量份为3份,碳酸钠的重量份为3.5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废弃的废油泥环保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所述破乳剂由以下重量份组成:甲醇17份、乙醇12份、丙三醇4份、AR型破乳剂26份,己二酸2份,三乙醇胺5份和水34份。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废弃的废油泥环保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所述木薯乙醚化二淀粉己二酸酯由重量份的10份醋酸酐、5份己二酸、30份淀粉、水100份混合而成,反应pH为8.5,反应时间100min,反应温度24℃。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废弃的废油泥环保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所述甲基硅酸钠由99%浓度的重量份为2份的一甲基三氯硅烷、23%浓度的重量份为3份的盐酸以及重量份为5份的氢氧化钠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正菱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正菱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810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