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深循环长寿命型AGM启停铅酸蓄电池制造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547947.7 申请日: 2019-06-24
公开(公告)号: CN110277528A 公开(公告)日: 2019-09-24
发明(设计)人: 张兴;张仁银;孟刚;张超越;王天成;徐建刚;夏诗忠;刘长来 申请(专利权)人: 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M2/16 分类号: H01M2/16;H01M4/20;H01M4/21;H01M4/62;H01M4/68;H01M4/73;H01M4/84;H01M10/12;H01M10/14
代理公司: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代理人: 邱雨家
地址: 441000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启停 铅酸蓄电池制造 长寿命型 耐高温 深循环 高倍率放电性能 正极 关键技术问题 关键性能指标 蓄电池 隔板饱和度 铅酸蓄电池 有机添加剂 微循环 负极 轧制 成型工艺 分层现象 汽车启动 循环寿命 冷启动 脉冲化 深放电 水损耗 显著性 怠速 加酸 冷酸 冷压 毛细 起停 铅带 吸附 硫酸 优化 配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耐高温、深循环长寿命型AGM启停铅酸蓄电池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合金熔化铅液喷射注入型腔,采取冷压成型工艺制成铅带;

S2:将所得铅带冲压成板栅集流体,收卷待用;

S3:在正极铅膏中加入界面添加剂,变晶剂,以及铅膏孔率调节剂,混合均匀;在负极铅膏中加入碳材料,以及有机膨胀剂,混合均匀;

S4:将S3中得到的处理后的正极铅膏和负极铅膏分别均匀地填涂在S2中得到的板栅集流体的正反两面,填涂时采用AGM双面覆膜,使铅膏均匀、紧实地附着在板栅集流体上;然后经过滚压、干燥工序;将得到的极板叠放在固化架上保湿待用;

S5:将S4中得到的极板放入恒温恒湿固化箱内,控制固化箱内温度和湿度,进行极板固化干燥;

S6:将S5中得到的极板用于电池装配,使用高孔率高回弹性AGM隔板包装正极板,毛面朝向负极,极群经铸焊并联、压缩入槽、穿壁焊串联连接制成无液电池;

S7:将步骤S6中制备的无液电池采用真空冷酸定量加酸免抽酸脉冲化成工艺化成,之后,安装安全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深循环长寿命型AGM启停铅酸蓄电池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合金熔化铅液中的合金为Pb-Ca-Sn-Al-X型合金,其中X为Ba、Bi、Ag及Ce、La中的一种,合金的添加量占铅粉重量含量的0.08%-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深循环长寿命型AGM启停铅酸蓄电池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得到的铅带厚度为0.9-1.05mm,常温时效为3d-5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深循环长寿命型AGM启停铅酸蓄电池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界面添加剂为Sb2(SO4)3、SnSO4、SbPO4、K3PO4中的一种,其添加量为正极铅膏中铅粉重量含量的400-1500pp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深循环长寿命型AGM启停铅酸蓄电池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变晶剂为4pbO·PbSO4、Pb3O4中的一种,其添加量为正极铅膏中铅粉重量含量的0.5-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深循环长寿命型AGM启停铅酸蓄电池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铅膏孔率调节剂为氧化石墨烯或聚丙烯腈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深循环长寿命型AGM启停铅酸蓄电池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碳材料的吸油值为0.2g/cc-1g/cc,比表面积为300-2000g/cm3,其添加量为负极铅膏中铅粉重量含量的0.2%-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深循环长寿命型AGM启停铅酸蓄电池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有机膨胀剂为木质素磺酸盐,其添加量为负极铅膏中铅粉重量含量的0.2%-0.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深循环长寿命型AGM启停铅酸蓄电池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所用AGM隔板的孔率不低于90%,毛细吸酸高度不小于90mm/5min,高锰酸钾含量不大于1.5cc/g,隔板压缩比为20-3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深循环长寿命型AGM启停铅酸蓄电池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真空冷酸定量加酸免抽酸脉冲化成工艺中,加酸密度为1.240g/cc-1.280g/cc,酸液温度控制在-10℃-5℃,注酸真空度控制在-0.05Mpa至-0.25Mpa,脉冲化成工艺采用三充两放间歇式脉冲化成,化成时间为62h-84h,化成后AGM隔板饱和度控制为90%-98%范围内,终点硫酸密度为1.300g/cc-1.330g/cc。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未经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79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