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判断特高含水带形成时间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7496.7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4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靳彦欣;史树彬;黄志宏;尹相文;汪云家;陈玉丽;宋岱锋;李福军;唐钢;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3/20;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张文娟;朱绘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断 含水 形成 时间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判断特高含水带形成时间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生产井的生产数据;利用所述生产井的生产数据绘制丙型水驱曲线,并判断是否符合丙型水驱曲线特征;若符合丙型水驱曲线特征,则基于不同时刻的丙型水驱曲线计算各个时刻的理论可动油储量;对比理论可动油储量初期和后期数据,判断特高含水带形成时间。本发明仅利用油井正常生产的生产数据,因此减少了油井作业对正常生产造成的影响,且加快了判断特高含水带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高含水带形成时间的判断方法,更具体涉及一种仅利用生产动态数据直接判断特高含水带形成时间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大部分水驱油田已进入高含水、特高含水开发阶段,而其中很大部分是由于特高含水带窜流造成注水无效循环,影响水驱波及体积,因此判别特高含水带形成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对于特高含水带形成时间的判断多依赖于直接的经验观察,没有特定具体的判断方法。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判断特高含水带形成时间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需要提供一种判断特高含水带形成时间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判断特高含水带形成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判断特高含水带形成时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生产井的生产数据;利用所述生产井的生产数据绘制丙型水驱曲线,并判断是否符合丙型水驱曲线特征;若符合丙型水驱曲线特征,则基于不同时刻的丙型水驱曲线计算各个时刻的理论可动油储量;对比理论可动油储量初期和后期数据,判断特高含水带形成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生产井的生产数据包括从开井以来的累积产液量和累积产油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如下表达式计算绘制不同时刻的丙型水驱曲线所需数据:
式中:Lpk为k时刻的累积产液量,m3;Npk为k时刻的累积产油量;Ak和Bk为k时刻丙型水驱曲线的拟合系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基于不同时刻的丙型水驱曲线计算各个时刻的理论可动油储量的步骤中,包括:利用不同时刻的丙型水驱曲线计算拟合系数Bk;基于计算得到的拟合系数Bk得到对应时刻的理论可动油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如下表达式计算各个时刻的理论可动油储量:
式中:Rmok为k时刻计算的波及体积,m3;Lpk和Lpk+1分别为k和k+1时的累积产液量,m3;Npk和Npk+1分别为k和k+1时刻的累积产油量,m3;Bk为k时刻丙型曲线的拟合系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对比理论可动油储量初期和后期数据,判断特高含水带形成时间的步骤中,包括:基于各个时刻的理论可动油储量确定后期定值;将理论可动油储量的初期数据中首次达到与所述后期定值同一数量级的数据对应的时刻判定为特高含水带形成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将横坐标选取为累积产液量Lp,绘制不同时刻的拟合系数Bk和理论可动油储量Rmok的曲线图;利用所述曲线图来判断特高含水带形成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74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