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断面超高回采巷道袋式充填护顶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47092.8 | 申请日: | 2019-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9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熊祖强;尹胜波;王春;王雨利;张耀辉;袁策;陈晓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11/15 | 分类号: | E21D11/15;E21D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合创致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6127 | 代理人: | 刘素霞 |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面 超高 回采 巷道 充填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大断面超高回采巷道袋式充填护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式充填护顶的装置包括:
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呈方形,水平设置在巷道内,所述承载平台的左右两边与巷道两帮接触连接,用于承载充填体;
多个单体支柱,多个所述单体支柱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的下方,对承载平台起支撑作用;
挡板,所述挡板呈方形,垂直设置在巷道内,所述挡板下部与所述承载平台垂直接触连接,所述挡板上部与巷道的顶板垂直接触连接,所述挡板包括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相对平行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的前后两端,用于阻挡所述充填体的膨胀;
所述承载平台、巷道两帮、顶板、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共同形成充填空间;
充填袋,所述充填袋置于所述充填空间内并且充填袋的顶部与顶板的金属网连接在一起,用于盛放充填体;
所述承载平台包括:
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设置于所述巷道两帮的锚杆上,所述钢丝绳间距与所述锚杆间距保持一致;
圆木,所述圆木悬挂在所述钢丝绳上,所述圆木平行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圆木沿巷道延伸方向铺设,所述圆木长度比所述充填袋长度长2m;
钢梁,所述钢梁横跨搭接在所述圆木上,多个所述钢梁沿所述圆木方向依次铺设,所述钢梁间距为600mm;
第一木板,所述第一木板在水平方向上垂直于所述钢梁进行铺设,所述第一木板间距小于等于300mm;
第一钢筋网,所述第一钢筋网铺设在所述第一木板上;
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分别包括钢管、第二木板和第二钢筋网,所述钢管的两端设置在巷道的两帮上,所述第二钢筋网设置在所述钢管内侧,所述第二木板铺设在所述第二钢筋网内侧;
所述钢管在巷道两帮掏槽安装,掏槽深度不小于300mm;
所述钢管有足够的刚度且长度大于所述巷道两帮之间的宽度;
所述第二钢筋网的连接为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所述第二钢筋网为矩形钢筋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断面超高回采巷道袋式充填护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单体支柱的距离为排距600mm、间距1000mm;
多个所述单体支柱配备多个柱鞋,避免巷道底部松软,插底深度过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断面超高回采巷道袋式充填护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梁为π形钢梁;
所述第一钢筋网的连接为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所述第一钢筋网为矩形钢筋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断面超高回采巷道袋式充填护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填空间内的超出巷道两帮的锚杆和超出顶板的锚索用柔性材料进行包裹;
所述柔性材料为充填料包装袋或者废旧轮胎内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断面超高回采巷道袋式充填护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填袋为长方体袋体;
所述充填袋的宽度与高度分别比所述充填空间的宽度与高度大300mm;
所述充填袋顶部设置有长袖筒口,所述长袖筒口方向为巷道延伸的方向;
所述长袖筒口有3个,分别为进气口、排气口和进浆口;
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进浆口设置在同一侧,所述排气口设置在另一侧;
所述进气口的末端连接有一根直径19mm的高压气管;
所述进浆口的末端连接有一根直径60mm的高压胶管;
所述充填袋为防水布制作而成的袋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709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