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弯薄壁型钢房屋承重墙与楼盖的构造形式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6958.3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0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游守明;刘伦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新顿现代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8 | 分类号: | E04B2/58;E04B2/60;E04B5/40;E04B1/24;E04B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杨文录 |
地址: | 433000 湖北省仙桃市沙嘴办事***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盖 托梁 冷弯薄壁型钢 边梁 房屋承重墙 构造形式 压型钢板 自流平砂浆 结构楼盖 石膏基 装配式 砂浆 混凝土 建筑系统 楼盖体系 竖向变形 舒适性 墙体 套在 浇筑 | ||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系统技术领域的一种冷弯薄壁型钢房屋承重墙与楼盖的构造形式,该种冷弯薄壁型钢房屋承重墙与楼盖的构造形式包括如下方式:楼盖边托梁、楼盖托梁套在楼盖边梁里面,楼盖边托梁、楼盖托梁与楼盖边梁均壁挂在墙体上,在楼盖边托梁、楼盖托梁与楼盖边梁的上面铺装有压型钢板,压型钢板表面浇筑有石膏基自流平砂浆或混凝土、砂浆等,楼盖边梁、楼盖边托梁、楼盖托梁与压型钢板、石膏基自流平砂浆或混凝土、砂浆等形成整体的楼盖体系,为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楼盖提供有效的刚度,可降低楼盖的竖向变形及由人行走引起的振动,能够有效的提高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楼盖的舒适性和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弯薄壁型钢房屋承重墙与楼盖的构造形式。
背景技术
我国现有的建筑路径与施工模式形成于1982年,即钢筋混凝土现浇体系又称湿法作业,客观上讲,虽对城乡建设快速发展贡献很大,但其弊端也十分突出,一是粗放式的作业方式,钢材与水泥的浪费十分严重;二是用水量过大,现浇体系用水12吨/平方米,现在年竣工房屋面积达到25亿平方米,一年用水量就超过300亿吨;三是工地脏乱差,往往是城市MP10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的重要污染源;四是有质量通病,开裂与渗漏问题突出;五是劳动力成本飙升,招工难、管理难、质量控制难。这些都表明传统施工技术的改进已迫在眉睫,加上节能减排的要求,必须加快转型,大力发展和推广工业和装配式集成建筑。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来明确指出要“加强技术创新”,具体包括: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结构件、部品的标准化;提高构配件工业化制造水平;鼓励在工程上采用制造、装配方式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推广装配式建筑(含PC装配式建筑、木结构装配式建筑、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等)。
冷弯薄壁型钢建筑体系属于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一种,因其安装方便、施工周期短、节能节材、绿色环保、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近年来发展迅猛,目前市场上冷弯薄壁型钢建筑体系中楼盖与墙体的连接方式为:楼盖梁搁置在轻钢墙体上。该安装形式其安装效率不高、结构稳定性不佳、楼盖有颤动感,从而降低了房屋居住的舒适性与适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弯薄壁型钢房屋承重墙与楼盖的构造形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冷弯薄壁型钢建筑体系中楼盖与墙体的连接方式为:楼盖梁搁置在轻钢墙体上。该安装形式其安装效率不高、结构稳定性不佳、楼盖有颤动感,从而降低了房屋居住的舒适性与适用性,连接存在弊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弯薄壁型钢房屋承重墙与楼盖的构造形式,该冷弯薄壁型钢房屋承重墙与楼盖的构造形式包括如下方式:
方式一:一种冷弯薄壁型钢房屋承重墙与楼盖的构造形式,即壁挂梁构造形式及连接方式在基础处的连接,包括如下步骤:
S1:横向冷弯薄壁型钢墙体、纵向冷弯薄壁型钢墙体与楼盖梁体系在混凝土基础处的连接,楼盖梁体系包括楼盖边梁、楼盖边托梁、楼盖托梁,楼盖体系为在楼盖梁体系上安装金属压型钢板,金属压型钢板表面浇筑石膏基自流平砂浆或混凝土、砂浆等,整个楼盖体系以壁挂的方式与墙体连接;
S2:楼盖边梁安装在轻钢墙体上,楼盖边梁与轻钢墙体的墙架柱、底梁之间通过螺钉或铆钉、螺栓、焊接等方式进行有效连接;
S3:将楼盖边托梁安装在轻钢墙体上,楼盖边托梁与轻钢墙体的墙架柱、底梁之间通过螺钉或铆钉、螺栓、焊接等方式进行有效连接;
S4:楼盖托梁、楼盖边托梁均套在楼盖边梁里面,楼盖托梁、楼盖边托梁的翼缘与楼盖边梁的翼缘之间通过螺钉或铆钉、螺栓、焊接等方式进行有效连接,楼盖托梁、楼盖边托梁与楼盖边梁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墙架柱上,相互之间通过螺钉或铆钉、螺栓、焊接等方式进行有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新顿现代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华新顿现代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69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低能耗建筑墙体
- 下一篇:一种可配色的建筑一体化光伏光热联供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