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6603.4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0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程远胜;陆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桑宝宝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许羽冬 |
地址: | 23716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桑叶茶 炒制 叶片 茶叶香味 时间增加 苦涩味 采桑 浸出 杀青 异味 茶叶 储存 观赏 | ||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备,具体是指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的制备方法,包括采桑、炒制、杀青、二次炒制等步骤;通过本发明所述步骤制出成品桑叶茶泡出后的叶片小而均匀,杂质少、叶片绿、汤色透亮,观赏价值高,口感甘甜、无苦涩味及其他异味,营养价值最大程度浸出,茶叶香味随着储存时间增加香味更浓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备,特别涉及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身体保健,于是品茶、饮茶成为茶余饭后的一种常态。目前茶叶类饮品包括有以茶叶作原料和直接采用药物植物作原料的茶品,制作方法和工艺一般为杀青、揉捻和提香等步骤。
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作用,且能够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抗应激、凉血、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心肌梗塞、预防脑溢血、祛头痛、长发、降血糖、抗糖病等病症,因此,以桑叶为原料制成的茶叶,具有减少脂质的积滞、降低血脂血糖等诸多好处。现有的桑叶炒制过程中的工艺条件不好控制,容易导致成品桑叶茶色泽不一、无法祛除桑叶本身的草腥味,影响桑叶茶的美观和口感;此外,传统的炒茶方法需要茶厂距离桑园近、便于原料的保存、运输等,也大大限制的桑叶茶的推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环保、稳定且高效。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桑:采摘桑叶的嫩芽嫩叶,挑选优质叶片;
(2)炒制:将桑叶原料放入铁锅中,均匀翻炒后取出;
(3)杀青:在铁锅中加满水,烧开后放入炒制好的桑叶,4-5秒后捞起,用凉水迅速冷却并沥干水分;
(4)二次炒制:将沥干的桑叶翻炒至八成干,烘干50分钟,将烘干的桑叶放在常温室内自然冷却。
作为优选的,采桑是采取桑叶发芽日龄为10-20日的桑叶嫩芽嫩叶。
作为优选的,二次炒制后的烘干温度为105℃左右。
作为优选的,炒制及二次炒制时的铁锅内温度为120-180℃。
作为优选的,炒制、杀青、二次炒制的过程中,均采用桑枝烧火的方式对铁锅进行加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成品桑叶茶泡出后的叶片小而均匀,杂质少、叶片绿、汤色透亮,观赏价值高,口感甘甜、无苦涩味及其他异味,营养价值最大程度浸出,茶叶香味随着储存时间增加香味更浓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桑:采摘桑叶的嫩芽嫩叶,挑选优质叶片;
(2)炒制:将桑叶原料放入铁锅中,均匀翻炒后取出;
(3)杀青:在铁锅中加满水,烧开后放入炒制好的桑叶,4-5秒后捞起,用凉水迅速冷却并沥干水分;
(4)二次炒制:将沥干的桑叶翻炒至八成干,烘干50分钟,将烘干的桑叶放在常温室内自然冷却。
作为优选的,采桑是采取桑叶发芽日龄为10-20日的桑叶嫩芽嫩叶。
作为优选的,二次炒制后的烘干温度为105℃左右。
作为优选的,炒制及二次炒制时的铁锅内温度为120-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桑宝宝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桑宝宝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66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