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工程隧道用管棚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5062.3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2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宋洋;祝百茹;王亚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潘艳霞 |
地址: | 125105***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工程 隧道 用管棚 安装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工程隧道用管棚安装装置,装置主体内部固定安装有转管装置,转管装置右端侧固定安装有丝扣安装装置,装置主体外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推进装置,通过旋转柱旋向前设置且旋转柱安装在推进装置的上下两端,使得旋转柱能给予第一导管一个向前的力使得避免导管两端受力导致螺纹变形的同时能使上下两端的旋转柱的旋转力抵消,从而保证第一导管能直走不会旋转导致固定好的丝扣松动,再通过旋转柱上通孔前端的六边形的设置使得旋转柱与第一导管接触挤出内部的橡胶层时能使得橡胶层向外扩散使其与第一导管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使旋转柱带动第一导管移动更加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工程隧道用管棚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管棚主要是用于对于围岩变形及地表下沉有较严格限制要求的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工程中的超前支护结构,先行施工的管棚为前方围岩支撑和后方围岩提供支点,形成一个梁式结构,二者形成环绕隧洞轮廓的壳状结构,可有效抑制围岩松动和垮塌。
但现有的管棚安装多为后端靠一个机械装置将导管顶入转孔内,导致容易使导管上用于连接的丝扣的螺纹变形从而使导管插入后无法连接,同时现有的导管上的丝扣多为人手动安装,安装效率低的同时当管棚安装到较高处的时候工人在高处工作容易发生事故。
发明内容
一种地下工程隧道用管棚安装装置,该装置可通过一次携带多数的导管进行安装从而使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再通过推进装置使得导管从表面受力前进从而避免两端受力而使螺纹变形,再通过丝扣安装装置使得自动进行丝扣的安装。
一种地下工程隧道用管棚安装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内部固定安装有转管装置,所述转管装置右端侧固定安装有丝扣安装装置,所述装置主体外部右侧固定安装有推进装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转管装置内部活动安装有旋转层,所述旋转层上开设有导管腔且导管腔底端为开放设置,所述导管腔内活动安装有第二导管。
作为优选的,所述转管装置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转管装置内部活动安装有旋转推进杆,所述旋转推进杆右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推进副杆。
作为优选的,所述旋转推进杆安装在导管腔下方,所述旋转推进杆左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作为优选的,所述丝扣安装装置内部开设有丝扣腔且丝扣腔为螺旋向内设置,所述丝扣腔内活动安装有丝扣且丝扣腔横向分布共有三个。
作为优选的,所述推进装置内活动安装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为螺旋向前设置且旋转柱安装在推进装置的上下两端。
作为优选的,所述旋转柱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旋转柱内固定安装有橡胶层。
作为优选的,所述推进装置外部咬合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端活动连接旋转推进副杆的右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旋转柱旋向前设置且旋转柱安装在推进装置的上下两端,使得旋转柱能给予第一导管一个向前的力使得避免导管两端受力导致螺纹变形的同时能使上下两端的旋转柱的旋转力抵消,从而保证第一导管能直走不会旋转导致固定好的丝扣松动,再通过旋转柱上通孔前端的六边形的设置使得旋转柱与第一导管接触挤出内部的橡胶层时能使得橡胶层向外扩散使其与第一导管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使旋转柱带动第一导管移动更加高效,再通过通孔上钝角设置的凸块使得橡胶层扩散面积进一步加大,从而使第一导管移动效率进一步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50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泥浆的注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