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硬质合金与金属焊接界面强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4617.2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6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星;王尧;朱宗涛;石鑫;郑向博;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5/00 | 分类号: | C25D15/00;C25D5/34;C25D3/56;C25D3/12;B23K1/06;B23K1/19;B23K1/2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硬质合金 金属 焊接 界面 强度 方法 | ||
1.一种硬质合金与金属焊接界面增强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硬质合金、金属为基材,向化学镀镍液或电镀镍液中添加氧化铝纳米溶胶,然后向至少一种基材表面化学镀或电镀复合镀层,然后对基材表面进行焊接,所述金属包括金属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合金与金属焊接界面增强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纳米溶胶为10-500nm级的纳米溶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硬质合金与金属焊接界面增强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镀液与溶胶的体积比为1000-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质合金与金属焊接界面增强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镀液与纳米溶胶的体积比为500-20: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硬质合金与金属焊接界面增强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镀层厚度为2-30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质合金与金属焊接界面增强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镀层的厚度在10-2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硬质合金与金属焊接界面增强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胶的制备方法为:将含铝元素的醇盐与蒸馏水混合后加入醇类溶剂,同时用酸调节pH值为3-4,在温度为60℃-80℃下持续搅拌,获得10-500nm级的纳米溶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硬质合金与金属焊接界面增强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镀液电镀于硬质合金和/或金属上的方法包括:对所述基材表面进行前处理后,放入添加有溶胶的镀液中,搅拌至电镀结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硬质合金与金属焊接界面增强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焊接为将电镀了镀层的基材与其他基材进行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硬质合金与金属焊接界面增强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基材进行前处理,包括将硬质合金进行机械抛光,而后经过碱性及酸性除油,再进行封孔;和/或将金属进行砂纸打磨后机械抛光,再对机械抛光后的试样在-25℃-30℃条件下进行电解抛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硬质合金与金属焊接界面增强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方式为钎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46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