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理条机的多槽锅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44415.8 | 申请日: | 2019-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8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 发明(设计)人: | 黄剑虹;李建马;祝叶峰;戴惠亮;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上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0B9/28 | 分类号: | B30B9/28;A23F3/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曙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0 | 代理人: | 商旭东 |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理条机 多槽锅 | ||
本发明涉及制茶机领域,一种连续理条机的多槽锅,包括锅框、锅体、多个缓冲板;锅体由多个U形槽板横向并列组成,U槽板两边各连一个牵引管,U形槽板包括前槽板与后槽板,U形槽板前后端与锅框相对固定,两段槽板搭接,所述牵引管由前后两半段牵引管组成,前半段牵引管后端、后半段牵引管前端与锅框固接,两段牵引管分开,最左侧U形槽板的左边沿和最右侧U形槽板的右边沿的牵引管与锅框间不相连、留有缝隙;前后槽板上布置缓冲板,缓冲板包括固定板与连接板,固定板两端与锅框相对固定,活动板上边与固定板相对固定,下边可相对锅框纵向活动,活动板与牵引管固接。本发明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多槽锅的所有纵向束缚,使多槽锅具有优异抗热变形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理条机的多槽锅。
技术背景
连续式杀青理条机广泛应用在条形、扁形绿茶的加工中,主要用于完成杀青和理条的工艺。在实际应用中,该机主要有两种作用,一是进行杀青、理条综合作业,二是进行单独的理条作业,两种作业的不同之处在于锅槽的结构差异和锅体温度的不同。
现有理条机多槽锅通常由锅框、多个U形槽板和若干间隔板构成,各U形槽板横向排列并组成,然后由间隔板的U形槽孔定型,固定在锅框的框边上。应用时,多槽锅通常被安置在一能作横向往复运动的摆动架上,锅的下方设加热装置,茶叶在槽内边翻抛边向前移动,直至出料斗完成杀青理条工序。
从功能角度上讲,连续理条机多槽锅必然处于连续运动与长时间受热的工作状态,这决定了连续理条机多槽锅无论是何种结构,都要解决两大问题——1.受热变形;2.连接稳固。
在公知的技术中,U形槽板的底部设置间隔板,间隔板与锅框固定,牵引管与U形槽板和锅框固定成一整体,且整个锅体与锅框焊接固定,整个多槽锅是一整体的组焊件,这种技术方案虽然保证了多槽锅的连接稳固性,但缺点是受热时,锅体膨胀会引起变形,锅体出现局部上凸、下凹,或引起锅框变形。专利CN201410502494.3应用分体锅的技术,利用分体锅之间的自由活动来消除膨胀变形,这种技术能一定程度上消除锅体的纵向变形,但是为了保证各分锅体与锅框的连接稳固性,各锅体的左右两边都要与锅框固定连接,但这样的连接又会束缚锅体的纵向膨胀,故而并不能完全消除锅体的纵向变形。
并且在现有的分体锅技术中,牵引管也相应的分为多段,为了保证多段锅体与锅框的连接稳固性,需要在锅框内设置多段横梁,通过横梁与各段牵引管固接来固定各段锅体,但是横梁对锅体的固接又会一定程度上束缚锅体的纵向膨胀,进而削弱分体锅的抗热变形性。
总之,现有技术总是在多槽锅的抗热变形性与连接稳固性上取舍,无法做到两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完全消除多槽锅的纵向上受到的束缚,获得一种具有良好抗变形性同时具有良好连接稳固性的多槽锅。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一种连续理条机的多槽锅,包括锅框、锅体、多个缓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由多个U形槽板横向并列组成,U槽板的两边各连接在一个牵引管上,所述U形槽板包括前槽板与后槽板,前槽板前端、后槽板后端与锅框相对固定,前槽板后端与后槽板前端搭接,所述牵引管由前后两个半段的牵引管组成,前半段牵引管的后端与后半段牵引管的前端与锅框固接,前半段牵引管与后半段牵引管分开一段距离,最左侧U形槽板的左边沿的牵引管、最右侧U形槽板的右边沿的牵引管均与锅框间不相连、留有缝隙;
前槽板与后槽板上方均布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包括固定板与连接板,固定板两端与锅框相对固定,活动板的上边与固定板相对固定,活动板下边可相对锅框纵向活动,活动板与牵引管固接在一起。
缓冲板具有如下优点:
1.锅框通过缓冲板与锅体固定连接在一起,则无需锅体与锅框的左右两边固接,这种连接方式消除了锅框对锅体的纵向束缚。
2.由于缓冲板的连接板可以相对锅框纵向活动,故而缓冲板在固定锅体的同时不会束缚锅体的纵向膨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上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上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44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夏季红碎茶苦涩味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龙井茶茯茶发花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