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载雷达的标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3402.9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4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45006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载 雷达 标定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载雷达的标定系统,该系统包括两个测距仪、投影板、相机、角反射器和控制模块,通过两个测距仪对称安装在待标定雷达的车辆两侧,将待标定雷达安装高度、偏移信息等输入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相应的运动机构即可实现待标定雷达与角反射器的对准,并以此用于待标定雷达的标定工作;此方法需要人工测量的数据较少,且角反射器的调整通过数据控制实现,这都使得待标定雷达与角反射器之间对准更加精确,提高了标定的精度;另外,减少了人工,降低了标定时长,提高了标定的效率;同时,通过该方法标定后的雷达具有统一的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载雷达的标定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客车智能化、网联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基于毫米波实现的自适应巡航、紧急制动、碰撞预警等功能在整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快速、准确的对批量装车的毫米波雷达进行标定。毫米波雷达在安装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机械安装误差,而较大的安装误差会造成雷达探测得到的障碍物位置信息与实际值之间存在的误差过大,严重制约着紧急制动、碰撞预警等功能的实现;因此,如何通过标定消除或减轻毫米波雷达安装误差带来的影响对毫米波雷达的批量装车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客车前置毫米波雷达标定仍以人工操作为主,具体来说,由人确定车前、车后中心点,以此两点确定车辆中心线,然后沿中心线从车后向车前引一根风筝线,将风筝线延长一段距离并放置角反射器,并将角反射器正对雷达中心。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至少需要两人配合操作,且耗时长;而且标定精度差,最终产品一致性无法保证,人工确定的中心线、角反射器放置位置、旋转角度等精度差,影响标定效果,在一定情况下制约行车安全性能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载雷达的标定系统,用以解决现有车载雷达标定前期工作精度较差导致的标定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载雷达的标定系统,包括两个测距仪、投影板、相机、角反射器和控制模块;两个测距仪用于沿车体中轴线所在竖直面左右对称安装,相机用于获取测距仪在投影板上投影点的图像,角反射器设置在投影板上用于反射待标定雷达的电磁波;
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各所述测距仪和所述相机,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待标定雷达;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图像和相机与角反射器的初始位置得到两个投影点与角反射器之间的位置关系;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两个测距仪到投影板的距离信息控制投影板旋转使两个测距仪到投影板的距离相等;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待标定雷达安装高度信息、待标定雷达与所述车体中轴线的偏移信息和两个投影点与角反射器之间的位置关系,控制角反射器沿与投影板所在平面平行的平面运动,使所述角反射器的中心与待标定雷达的中心的连线与所述车体中轴线平行。
有益效果是,通过两个测距仪对称安装在待标定雷达的车辆两侧,将待标定雷达安装高度、偏移信息等输入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相应的运动机构即可实现待标定雷达与角反射器的对准,并以此用于待标定雷达的标定工作;此方法需要人工测量的数据较少,且角反射器的调整通过数据控制实现,这都使得待标定雷达与角反射器之间对准更加精确,提高了标定的精度;另外,减少了人工,降低了标定时长,提高了标定的效率;同时,通过该方法标定后的雷达具有统一的标准。
进一步地,为了简单实现投影板与两个测距仪的距离调整,所述投影板固定安装于一个旋转支架上,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旋转支架旋转使两个测距仪到投影板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为了简单实现角反射器上下高度的调整,所述旋转支架为旋转升降支架,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所述旋转升降支架上下运动,使角反射器的中心与待标定雷达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进一步地,为了简单实现该系统,所述角反射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投影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34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羟基羧酸类化合物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 下一篇:车辆后防护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