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取APP业务特征库的方法及相应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3284.1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5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杨琨;叶志钢;张本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绿色网络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01 | 分类号: | G06F16/901;G06F16/903;G06F16/951;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向彬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软件园***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取 app 业务 特征 方法 相应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APP业务特征库的方法及相应的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APP安装包、现网业务数据和模拟业务数据;分别解析APP安装包、现网业务数据和模拟业务数据,得到各自所属的APP名称,生成学习数据集;对现网业务数据和模拟业务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包含至少一个业务特征的业务特征树;将业务特征树与学习数据集进行特征匹配,确定业务特征树中的各个业务特征所属的APP名称,生成业务特征库。本发明的现网业务数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可以消除数据盲区,保证了识别率;从多特征维度构造业务特征库,能够有效识别辨识度较低的业务数据,提高了特征识别的精准性,能够有效解决人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数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获取APP业务特征库的方法及相应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热门领域更是精彩纷呈。在互联网方面,用户画像、精准营销成为产业热词,而这一系列技术的基础就是有标签的数据。对于DPI(Deep Packet Inspection,简写为DPI)产品来说,业务流量就是数据,怎样合理的利用好业务数据是DPI产品的重中之重。在这需求之中:APP(Application,简写为APP)业务识别正是分析处理基础数据的关键技术。
现有技术中,关于APP特征识别存在几种不同的方案,例如,申请号为CN201710453676.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APP识别规则的获取方法及装置,该专利只采集了本地一段时间内模拟产生的业务特征数据,具有一定数据盲区,且采用分词的方式采集特征,特征值具有单一性,没有使用复合特征,不能满足DPI识别的要求。
申请号为CN201810346473.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APP流量自动识别模型构建方法,该专利虽然顾及到了本地模拟抓包数据集,但是由于模拟抓包数据集中不包含基于IOS的业务数据,且IOS应用和安卓应用的服务具有一定的隔离性,该专利无法做到双系统的特征均识别到位,覆盖面较窄。
申请号为CN201610994224.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APP识别方法及系统,该专利只对安装包内的URL进行了分析,识别力度较弱,很容易产生特征盲区,造成共有特征被认定为私有特征。
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获取APP业务特征库的方法及相应的装置,其目的在于,本发明中的现网业务数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解决了本地抓包的模拟数据的局限性和单一性,可以消除数据盲区,保证了识别率;而且,结合APP安装包、现网业务数据和模拟业务数据,可以得到复合特征,进而从多特征维度构造业务特征库,能够有效识别辨识度较低的业务数据,提高了特征识别的精准性,能够有效解决人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获取APP业务特征库的方法,所述APP业务特征库用于识别用户数据所属的APP名称,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APP安装包、现网业务数据和模拟业务数据;
分别解析所述APP安装包、所述现网业务数据和所述模拟业务数据,得到各自所属的APP名称,并将所述APP安装包、所述现网业务数据和所述模拟业务数据与各自所属的APP名称建立映射关系,生成学习数据集;
对所述现网业务数据和所述模拟业务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包含至少一个业务特征的业务特征树;
将所述业务特征树与所述学习数据集进行特征匹配,确定所述业务特征树中的各个业务特征所属的APP名称,并将所述业务特征树中的各个业务特征与各自所属的APP名称建立映射关系,生成业务特征库。
优选地,所述学习数据集包括第一标签数据集,所述分别解析所述APP安装包、所述现网业务数据和所述模拟业务数据,得到各自所属的APP名称,并将所述APP安装包、所述现网业务数据和所述模拟业务数据与各自所属的APP名称建立映射关系,生成学习数据集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绿色网络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绿色网络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32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