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叠的靠近表面的冷却通道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3022.5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0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B.P.拉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5/18 | 分类号: | F01D5/18;B22F3/105;B33Y80/00 |
代理公司: | 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万欣;金飞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缘 第二侧部 第一侧部 前缘 基体表面 冷却通道 冷却结构 组入口 正交 出口 边界限定 延伸 | ||
1.一种结构,其包括:
前缘;
后缘,所述后缘与所述前缘相反;
第一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基本上正交于所述前缘和所述后缘中的每一个;
第二侧部,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第一侧部相反且基本上正交于所述前缘和所述后缘中的每一个;
基体表面,所述基体表面由包括所述前缘、所述后缘、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的边界限定,所述基体表面暴露于热流体;
在所述基体表面下的第一组冷却空气微通道,其从所述第一侧部附近的第一组入口延伸到所述第二侧部附近的第一组出口;以及
在所述基体表面下的第二组冷却空气微通道,其从所述第二侧部附近的第二组入口延伸到所述第一侧部附近的第二组出口;
其中所述第一组入口中的每个入口与所述第二组出口中的至少一个出口重叠,且定位成比其更接近于所述基体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组入口和所述第二组入口中的至少一个入口供给所述第一组冷却空气微通道和所述第二组冷却空气微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冷却空气微通道的通道侧部,且
其中所述通道侧部包括过渡部分,其中所述过渡部分朝所述基体径向内表面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出口和所述第二组出口中的至少一个出口是线性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入口中的每个入口与所述第一组出口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出口重叠,且定位成比所述第一组出口中的至少一个出口更接近于所述基体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冷却空气微通道中的每个冷却通道是包括多于一个弯弧的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冷却空气微通道中的每个冷却通道是包括单个弯弧的J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还包括腔体,其中所述第一组入口和所述第二组入口中的每个入口从所述腔体供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从至少一个冷却流径供给压缩的冷却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还包括多个通道侧部,其中所述通道侧部在正交于所述基体表面的方向上彼此重叠。
9.一种结构,其包括:
前缘;
后缘,所述后缘与所述前缘相反;
第一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基本上正交于所述前缘和所述后缘中的每一个;
第二侧部,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第一侧部相反且基本上正交于所述前缘和所述后缘中的每一个;
基体表面,所述基体表面由包括所述前缘、所述后缘、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的边界限定,所述基体表面暴露于热流体;
在所述基体表面下的第一组冷却通道,其从所述第一侧部附近的第一组入口延伸到所述第二侧部附近的第一组出口;且
其中所述第一组冷却通道中的每个冷却通道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部相邻的通道侧部,且
其中每个通道侧部至少部分地在相邻通道侧部的径向内侧或径向外侧。
10.一种制造冷却结构的工艺,所述工艺包括通过粘结剂喷射、指向性能量沉积、材料挤压、材料喷射、粉末床熔合、薄片层叠、光聚合固化、直接金属激光熔融、直接金属激光烧结、选择性激光熔融、电子束熔融及其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来增材地构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30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