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抽水蓄能电站AGC全厂分厂自动切换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2443.6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0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姜海军;李硕;李青;操俊磊;俞家良;万波;沈燕;阎应飞;徐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瑞水利水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蓄能发电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J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母秋松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水 蓄能 电站 agc 全厂 分厂 自动 切换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水蓄能电站AGC全厂/分厂自动切换和控制方法,根据抽水蓄能电站主接线开关状态自动识别和切换电站AGC全厂/分厂控制模式,将当前AGC控制模式状态上送电网调度系统,并将当前AGC控制模块运行参数自动实时同步至另一个AGC控制模块,保持两个控制模块的运行参数一致,电网调度系统根据电站当前AGC控制模式下发全厂负荷设定值或分厂负荷设定值指令,电站根据电网调度系统指令对参与AGC全厂/分厂控制的机组进行自动启停控制和负荷自动调节控制。本发明实现了抽水蓄能电站AGC全厂/分厂自动切换和控制的功能,降低了人工误操作的风险,提高了电站根据电网负荷要求进行自动抽水、发电和负荷调节的响应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水蓄能电站AGC全厂/分厂自动切换和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抽水蓄能电站具有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及事故备用功能,是解决电网调峰及安全可靠运行的有效手段。抽水蓄能电站自动发电控制(AGC)以电站上下游水位和电力系统潮流为约束条件,综合考虑电厂及机组的运行限制条件,在确保电厂安全运行的前提下,通过对全厂运行机组的有功功率调节,迅速实现全厂有功功率的调整,从而满足电力系统要求。
抽水蓄能电站AGC可根据调度给定的全厂总负荷设定值或者负荷曲线实现全厂机组自动启停控制和负荷的自动调节控制。
但目前抽水蓄能电站AGC控制一般只有AGC全厂控制功能,控制目标始终为全厂总负荷设定值,不具备AGC分厂控制功能。因此,需要研究抽水蓄能电站AGC全厂/分厂自动切换和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抽水蓄能电站AGC控制一般只有AGC全厂控制功能,不具备AGC分厂控制功能,本发明提供一种抽水蓄能电站AGC全厂/分厂自动切换和控制方法。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AGC全厂/分厂自动切换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判断电站AGC控制功能是否投入,如AGC控制功能投入则执行步骤二,如AGC控制功能退出则执行步骤一;
步骤二:进行数据采集处理,读取电站主接线开关状态、各机组运行状态、各机组投入AGC控制状态、各机组有功功率实发值、系统频率以及水头信号,并进行状态信号测值范围合法性校验处理;
步骤三:根据电站主接线开关状态,自动判断和切换电站AGC全厂控制模式或AGC分厂控制模式;如电站AGC控制模式处于AGC全厂控制模式则执行步骤四,如电站AGC控制模式处于AGC分厂控制模式则执行步骤九;
步骤四:自动投入AGC全厂控制模式,调用AGC全厂控制模块,并闭锁AGC分厂控制模块;
步骤五:将电站AGC全厂控制模式状态上送电网调度系统;
步骤六:将当前AGC全厂控制模块所有运行参数实时同步至AGC分厂控制模块,保持AGC分厂控制模块所有运行参数与AGC全厂控制模块运行参数一致,以保证AGC全厂/分厂控制模块无扰动自动切换;
步骤七:等待电网调度系统下发全厂负荷设定值指令;
步骤八:当接收到电网调度系统下发的全厂负荷设定值指令后,全厂AGC控制模块通过对全厂负荷设定值是否在可调节范围内的合法性校验后,对投入AGC控制的机组进行自动启停控制和负荷自动调节控制;
步骤九:自动投入AGC分厂控制模式,将电站所有机组自动分解到相应的AGC分厂控制模块,调用AGC分厂控制模块,并闭锁AGC全厂控制模块;
步骤十:将电站AGC分厂控制模式状态上送电网调度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瑞水利水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蓄能发电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瑞水利水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蓄能发电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24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