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及其更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2217.8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5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韩学祥;钱虎林;邹发远;方亮青;张英;宋前顺;刘彦;曹先中;何谋龙;邓成豪;张增贵;郑庭;陈学才;高伟伟;周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29/02 | 分类号: | C10B29/0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刘晶晶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眼 半环 焦炉 砖单元 眼圈 母槽 通孔 直筒 契合 圆筒状结构 长方体状 对称拼合 焦炉炉顶 使用寿命 外部设置 外侧设置 依次递减 依次设置 中部通孔 喇叭部 直筒状 公槽 凸台 破损 松动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及其更换方法,所述的焦炉看火眼砖和圈包括看火眼砖和看火眼圈,该看火眼砖由两块看火眼砖单元对称拼合而成,整体呈长方体状,中部具有通孔;每块看火眼砖单元的中部通孔处从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有均呈半圆形且直径依次递减的外半环、斜半环、内半环和直筒半环,该内半环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母槽,该直筒半环的外部设置有半圆形的凸台;所述看火眼圈设置在看火眼砖的通孔内,其为一通孔的圆筒状结构,其一侧设置有与看火眼砖单元的外半环及斜半环相契合的喇叭部,另一侧为直筒状并在外侧设置有两个与母槽相契合的公槽。应用本发明能够消除焦炉炉顶表面看火眼砖及圈易于破损和松动的难题,有效延长焦炉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焦炉炉体及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及其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看火眼砖与圈设置于焦炉立火道的炉顶表面砌体内,它的作用是通过看火眼观察和测量立火道内煤气的燃烧情况以及温度的高低,另外还可通过看火眼调节斜道口尺寸以及清扫斜道,是炉顶砌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投产后的日常生产中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致使位于炉顶表面的看火眼砖或看火眼圈破损或碎裂,以及看火眼砖内部或与相邻砖之间发生荒煤气窜漏问题,当发生这几种情况时,都应及时对看火眼砖和圈进行更换,否则会导致雨水漏进焦炉燃烧室立火道内损伤炉体,另外,荒煤气在看火眼内窜漏不仅会影响焦炉正常加热,而且窜漏的荒煤气因燃烧不完全会从烟囱排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砖。传统的看火眼砖和圈及其更换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的看火眼砖为一个整体,在更换看火眼圈时,只是将圈外部抹上泥料后从看火眼砖的顶部直接放进砖内,砖的这种整体设计和圈的更换方法使砖和圈的使用寿命较短,更换时间不长又会发生松动和损坏。
(2)传统的砖和圈的更换方法会使砖和圈之间的泥浆不饱满,两者之间存在空缝,更换时间不长就会发生荒煤气窜漏。
(3)传统的砖和圈的更换方法会造成较多泥料以及碎砖、煤粉等杂物掉入立火道底部的斜道内,阻碍煤气和空气进入燃烧室,影响焦炉正常加热。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众多弊端,本发明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合理的、配合紧密、牢固的看火眼圈和砖,以及高效、清洁的看火眼圈和砖的更换方法,能够消除焦炉炉顶表面看火眼砖及圈易于破损和松动的难题,有效延长焦炉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焦炉看火眼砖和圈,包括看火眼砖和看火眼圈,所述看火眼砖由两块看火眼砖单元对称拼合而成,其整体呈长方体状,中部具有通孔;每块所述看火眼砖单元的中部通孔处从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有均呈半圆形且直径依次递减的外半环、斜半环、内半环和直筒半环,该外半环、斜半环和内半环形成两个错台,该内半环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母槽,该直筒半环的外部设置有半圆形的凸台;所述看火眼圈设置在看火眼砖的通孔内,其为一通孔的圆筒状结构,其一侧设置有与看火眼砖单元的外半环及斜半环相契合的喇叭部,另一侧为直筒状并在外侧设置有两个与母槽相契合的公槽。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看火眼圈为浇铸铁件。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公槽呈长方体状。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一种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焦炉看火眼砖和圈的更换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22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炉蓄热室
- 下一篇:一种农林废弃物立式热解炭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