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玫瑰茄采收时间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41612.4 | 申请日: | 2019-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9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侯文焕;唐兴富;赵艳红;廖小芳;李初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D91/04 | 分类号: | A01D91/04 |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戴燕桃;汪治兴 |
| 地址: | 530007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玫瑰茄 采收 原花青素 单宁 开花 花萼 天数 最佳采收期 比较分析 标记计算 盛花期 直观 栽培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玫瑰茄采收时间的方法,以盛花期标记计算开花后天数,分别在开花后7d、14d、21d、28d、35d、42d、49d、56d采收的鲜果测定单果鲜重、单果花萼重、单果干萼片重、原花青素含量和单宁含量,将不同采收时间的单果鲜重、单果花萼重、单果干萼片重、原花青素含量和单宁含量进行比较分析,以玫瑰茄产量、原花青素含量、单宁含量作为判断采收时间的指标,以开花后的天数确定玫瑰茄的最佳采收期,对提高玫瑰茄的经济价值及利用率起到指导的作用,本发明在玫瑰茄栽培上应用起来极为简便直观;综合以玫瑰茄产量、原花青素含量、单宁含量作为判断采收时间的指标,得出玫瑰茄的最佳采收时间是开花后21d‑42d。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玫瑰茄的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玫瑰茄采收时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 L.)又名洛神花、洛神葵、山茄等,是锦葵科木槿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等地均有栽培。玫瑰茄是一种天然的具有药食两用价值的营养保健植物,花萼、种子、茎和叶子均可利用。玫瑰茄花萼化学成分主要有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粗蛋白、粗脂肪、花青素、多酚、类黄酮化合物等,花萼富含天然色素,具有天然酸味,广泛用于生产果酱、果子汁、果酒、布丁、糕点等。此外,玫瑰茄也用于制成消化剂、抗菌剂、收敛剂、润滑剂、利尿剂、健胃剂、利胆剂和通便剂等。
目前对玫瑰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以及药用价值等方面关于采收时间对玫瑰茄的影响鲜有报道。玫瑰茄为短日照植物,在夏秋开花,花期长,栽培玫瑰茄的主要目的是采收萼片,适时采收,保证质量是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环节。玫瑰茄富含花青素等抗氧化成分,因此原花青素、单宁等抗氧化物质的含量也是玫瑰茄的主要经济性状之一。研究表明随成熟度的变化玫瑰茄的、花色素苷、有机酸、粘液质、果胶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存在差异。过早采收易造成产量低,过晚采收易造成营养成分的流失。因此,适宜采收时间的确定对提高玫瑰茄的经济价值及利用率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而目前关于采收时间对玫瑰茄花萼产量、原花青素和单宁含量的影响还未见报道。因此,需要寻求一种确定玫瑰茄最佳采收时间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的确定玫瑰茄采收时间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确定玫瑰茄采收时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于玫瑰茄盛花期清晨对同一天盛开的花进行标记;
(2)分别于开花后7d、14d、21d、28d、35d、42d、49d、56d采收鲜果;
(3)分别于开花后7d、14d、21d、28d、35d、42d、49d、56d测定采收的鲜果的单果鲜重、单果花萼重、单果干萼片重、原花青素含量和单宁含量;
(4)综合玫瑰茄产量、原花青素含量及单宁含量指标判断玫瑰茄采收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使用的干萼片是将鲜萼片于40℃~50℃条件下干燥得到的。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以步骤(3)的测定结果确定开花后21d-42d是玫瑰茄的最佳采收时间。
本发明一种确定玫瑰茄采收时间的方法,分别测定开花后7d、14d、21d、28d、35d、42d、49d、56d采收的鲜果的单果鲜重、单果花萼重、单果干萼片重、原花青素含量和单宁含量,以玫瑰茄产量、原花青素含量、单宁含量作为判断采收时间的指标,并以开花后的天数确定玫瑰茄的最佳采收期,对提高玫瑰茄的经济价值及利用率起到指导的作用,在玫瑰茄栽培上应用起来极为简便直观,方法简单易行,且成本低廉,易于广泛推广;以玫瑰茄产量、原花青素含量、单宁含量作为判断采收时间的指标,得出玫瑰茄的最佳采收时间是开花后21d-42d。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16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果实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的水稻收割机分离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