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由裁纬编面料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1136.6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1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沈宁一;李首龙;刘雪娟;王文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天海花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8 | 分类号: | D04B1/18;D04B1/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顾玉莲 |
地址: | 51061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 裁纬编 面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由裁纬编面料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面料是由单面纬编大圆机制成的单面织物,所述面料具有平网部分,所述平网部分是以4行2列复合提花组织为基本组织单元形成的复合组织循环,所述平网部分的所述基本组织单元的奇偶路与成圈系统的奇偶路数相对应地进行间隔设计,所述基本组织单元的奇路组织形成为集圈和浮线在同一奇路交替并且在奇路之间交错排列,所述基本组织单元的偶路组织为两针成圈组织,所述奇路组织和偶路组织分别可以由干纺氨纶包缠氨或者由干纺氨纶裸丝和DTY弹力丝构成的复合丝形成。由此,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防脱散、不易卷边纬编自由裁提花面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由裁纬编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市面上纬编针织面料,由于其自身结构特点,在对面料进行裁剪后,开剪口位置线圈很容易发生脱散、卷边等一系列问题。目前绝大部分纬编面料在制衣过程中都需要对开剪口以及边口进行滚边、锁边、加接罗口等一系列方法来解决脱散、卷边的问题。不仅会影响面料外观及服用效果,而且还会导致较多的裁剪损耗,不美观、不舒适、也不经济,显然与当下追求时尚、简洁与舒适的理念背道而驰。
双面纬编织物的抗脱散、卷边性能优于单面织物,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多种原因,双面纬编织物在制衣行业的一些领域中的应用不如单面纬编织物广泛。
现有技术中还提出了在纬编织造时加入氨纶,通过将含有氨纶的织物在一定的温度下热处理一段时间,使得氨纶丝表面熔融以致线圈之间的氨纶丝相互粘连形成网状结构,来实现线圈结构不易脱散的效果。但是,在这种方式中,织物的脱散性和卷边性主要依赖于氨纶丝的熔融粘连,因而受工艺温度和车速的影响很大。如果温度较低,氨纶软化但尚未达到熔融,织物线圈仍然容易脱散,卷边明显,并且弹性一般;如果温度较高,氨纶熔融程度偏高,部分氨纶丝出现熔断现象或接近熔断,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织物具备了一定的抗散脱性,但是弹性较差。
发明内容
因此,寻求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防脱散纬编织物存在的问题的改进的自由裁纬编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通过利用干纺氨纶原料性能特点,与此结合设计特定的纬编复合提花组织以及相应的上机编织参数,编织出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的防脱散、不易卷边的纬编自由裁提花面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制造自由裁纬编面料的方法,所述自由裁纬编面料具有平网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准备:干纺氨纶包缠氨、干纺氨纶裸丝、DTY弹力丝;
(2)织造:在单面纬编大圆机上采用相应的上机参数编织平网部分,所述平网部分是以4行2列复合提花组织作为基本组织单元形成的复合组织循环,所述平网部分的所述基本组织单元的奇偶路与成圈系统的奇偶路数相对应地进行间隔设计,利用成圈系统的奇路织针将所述基本组织单元的奇路组织形成为集圈和浮线组织在同一奇路交替并且在奇路之间交错排列,利用成圈系统的偶路织针将所述基本组织单元的偶路组织形成为两针成圈组织,其中在奇路织针中喂入干纺氨纶包缠氨或者喂入由干纺氨纶裸丝和DTY弹力丝构成的复合丝,并且在偶路织针中喂入干纺氨纶包缠氨或者喂入由干纺氨纶裸丝和DTY弹力丝构成的复合丝;
(3)织物后处理:织物编织下机后,对其进行热定型处理,其中织物预定型温度为185~195℃、时间为60S~90S;
(4)检验:织物后处理后,进入半成品车间,然后对织物进行开剪口卷边与脱散检验测试。
优选地,将干纺氨纶包缠氨喂入奇路织针,并且将干纺氨纶裸丝和DTY弹力丝喂入偶路织针。
优选地,将干纺氨纶包缠氨喂入偶路织针,并且将干纺氨纶裸丝和DTY弹力丝喂入奇路织针。
优选地,将DTY弹力丝与干纺氨纶裸丝喂入同一个纱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天海花边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天海花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11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终端切换小区的方法、装置及基站
- 下一篇:聚苯醚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