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高压换流变防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0511.5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2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黎昌海;陆守香;张佳庆;汪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2C3/16 | 分类号: | A62C3/16;A62C35/10;G10K11/162;H02J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高压 流变 防护结构 灭火救援 灭火系统 通风口 套管爆炸 消音结构 有效开展 支撑结构 轴流风机 消音棉 散热 安全网 外部 百叶 可用 消音 易熔 遮挡 检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换流变防护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安全网、高温易熔消音结构、通风口、轴流风机、消音棉和单向百叶。本发明可用作特高压换流变BOXIN结构,可满足平时消音、散热和上人检修的需求,也可实现在特高压换流变套管爆炸时保护BOXIN结构内灭火系统、及时消除外部灭火救援遮挡障碍,为特高压换流变的内部灭火系统正常工作和外部灭火救援有效开展提供基本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输变电设备设施领域,涉及一种特高压换流变防护结构,适用于特高压换流站变压器BOXIN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特高压直流输电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之一,我国已成为世界直流输电大国并引领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特高压换流站是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枢纽,特高压换流变压器是特高压换流站的核心设备之一。通常一个特高压换流站含有多组特高压换流变压器,每组通常由6个变压器一字排开,每2个变压器之间用防火墙进行分隔。特高压换流变压器运行期间,噪音较大,传统降噪措施是在变压器设置一个由隔音板、支撑框架组成的BOXIN降噪结构系统。
近年的事故案例表明,现有BOXIN结构虽然具有良好的隔音降噪作用,然而在发生变压器火灾事故时这种结构容易受到套管爆炸的无规律破坏,一方面容易造成爆炸飞溅物破坏BOXIN内灭火设施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BOXIN结构的存在,无论完好与否均能形成遮挡障碍,严重影响了外部扑救过程中灭火剂对变压器火源的作用,使得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火灾的扑救尤为困难。
为解决噪音污染、爆炸威胁内部灭火系统和外部灭火遮挡的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防护结构系统,该系统应既具有阻隔噪音的作用,同时能抵御一定的爆炸冲击,并能在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火灾发生时迅速消除,形成大面积开口使得外部救援能作用于内部火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特高压换流变BOXIN结构存在的问题,克服现有BOXIN结构容易形成灭火障碍物和不具备爆炸防护的缺点,以高温易熔复合材料为基础,提供一种既具有降噪作用,同时能抵御一定的爆炸冲击保护BOXIN内灭火设施,并能在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火灾发生时迅速消除,形成大面积开口使得外部救援能作用于内部火灾的特高压换流变防护结构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特高压换流变防护结构,包括支撑结构1、安全网2和高温易熔消音结构3,所述高温易熔消音结构3为高温易熔材料为基础,采用多孔结构形式,满足平时声学、力学性能要求的同时,能在温度达到150℃时熔融并不产生滴落,所述高温易熔消音结构3铺设在安全网2上,所述安全网2固定框架安装在支撑结构1上,当换流变套管发生爆炸燃烧事故时,安全网抵御爆炸破片直接击中BOXIN内灭火系统管路或喷头,并且随着火灾的发展,高温易熔材料多孔消音结构迅速熔融形成开口而不对外部灭火产生遮挡。
其中,特高压换流变防护结构系统包括支撑结构1、安全网2、高温易熔消音结构3、通风口4、轴流风机5、消音棉6和单向百叶7;所述通风口4用于辅助BOXIN结构内部降温,通风口4内设轴流风机5,轴流风机产生流速方向相对于BOXIN结构而言为由内至外,内侧设消音棉6以消除部分噪音,外侧设单向百叶7,当轴流风机工作时自动打开。
其中,所述支撑结构1为单边截面呈倒T字形的钢梁网,梁距1m左右,用于支撑安全网2、高温易熔消音结构3、通风口4、轴流风机5、消音棉6和单向百叶7,并能满足上人检修要求。
其中,所述安全网2为钢绳网,钢绳直径不宜小于3mm,网孔大小0.1m×0.1m左右,满足平时对高温易熔消音结构3的辅助支撑和爆炸事故事对爆炸破片的拦截,通过钢质方框安装在支撑结构1上,安全网2上铺设高温易熔消音结构3。
其中,所述高温易熔消音结构3为基于高温易熔材料的多孔吸引结构,铺设在安全网2之上,平时高温易熔消音结构3具备足够的力学强度,满足上人检修需求,当换流变发生火灾时,能因燃烧高温迅速熔融消失形成开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05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