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像设备、成像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和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9070.7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6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学辉;陈晓西;张俊瑞;叶茂;周丽佳;王志东;杜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H04N5/2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解婷婷;曲鹏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像 设备 控制 方法 电子 装置 介质 | ||
一种成像设备、成像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和介质,其中,成像设备包括:液晶透镜组件、图像传感组件和处理组件,图像传感组件位于液晶透镜组件的出光侧;图像传感组件用于根据液晶透镜组件射出的光线成像,还用于采集自身每一时刻接收到的光线量;处理组件,分别与图像传感组件和液晶透镜组件连接,用于根据图像传感组件每一时刻接收到的光线量,获得图像传感组件在阈值时间段内接收到的光线总量,根据光线总量获得电压信号,并将电压信号加载在液晶透镜组件上,以调整液晶透镜组件射出的光线的聚焦位置。本申请通过调节图像传感组件的光效率提高图像传感组件的动态范围,从而改善了拍摄照片的拍摄效果。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像设备、成像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和介质。
背景技术
现代人们的生活喜爱用拍照的形式记录生活,摄影无论作为职业还是一种兴趣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技术中,用户采用成像设备进行拍摄,成像设备包括:图像传感器和液晶透镜,液晶透镜用于将光线聚焦到图像传感器上。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相关技术中的成像设备中的图像传感器的光效率极易达到饱和,进而使得图像传感器的动态范围降低,从而影响了拍摄照片的拍摄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成像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和介质,能够通过调节图像传感器的光效率调节图像传感器的动态范围,进而改善了拍摄照片的拍摄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液晶透镜组件、图像传感组件和处理组件,所述图像传感组件位于所述液晶透镜组件的出光侧;
所述图像传感组件用于根据所述液晶透镜组件射出的光线成像,还用于采集自身每一时刻接收到的光线量;
所述处理组件,分别与所述图像传感组件和所述液晶透镜组件连接,用于根据图像传感组件每一时刻接收到的光线量,获得图像传感组件在阈值时间段内接收到的光线总量,根据所述光线总量获得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电压信号加载在所述液晶透镜组件上,以调整所述液晶透镜组件射出的光线的聚焦位置。
可选地,所述液晶透镜组件包括:第一液晶透镜阵列和第二液晶透镜阵列,所述第一液晶透镜阵列和所述第二液晶透镜阵列均包括:液晶分子;
所述第二液晶透镜阵列位于所述第一液晶透镜阵列靠近所述图像传感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液晶透镜阵列的液晶分子取向与所述第二液晶透镜阵列的液晶分子取向相互垂直。
可选地,所述处理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液晶透镜阵列和所述第二液晶透镜阵列连接,用于将所述电压信号加载在所述第一液晶透镜阵列和/或所述第二液晶透镜阵列上。
可选地,所述液晶透镜组件射出的光线包括: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所述图像传感组件包括:感应区和非感应区,所述非感应区围绕所述感应区;
所述处理组件具体用于判断所述光线总量是否小于阈值总量,在所述光线总量小于所述阈值总量的状态下,根据所述光线总量获得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加载在所述第一液晶透镜阵列上,以将所述第一光线的聚焦位置调整至所述感应区,将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加载在所述第二液晶透镜阵列上,以将所述第二光线的聚焦位置调整至所述感应区。
可选地,所述处理组件具体还用于在所述光线总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阈值总量的状态下,根据所述光线总量获得第三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第三电压信号加载在所述第一液晶透镜阵列上,以使得第一光线的聚焦位置与液晶透镜组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小于所述液晶透镜组件与图像传感组件之间的距离;
或者,根据所述光线总量获得第四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第四电压信号加载在所述第二液晶透镜阵列上,以使得第二光线的聚焦位置与液晶透镜组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小于所述液晶透镜组件与图像传感组件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90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