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的亮度补偿方法及装置、显示面板、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8892.3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6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艾金钦;文锦松;张亦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08 | 分类号: | G09G3/3208;G09G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颜晶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亮度 补偿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亮度补偿方法及装置、显示面板、存储介质,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所述显示面板中每个显示分区的使用参数,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多个显示分区,所述使用参数用于反映显示分区的历史使用情况,所述使用参数至少包括:背光参数;基于使用参数与亮度衰减系数的映射关系,分别获取每个显示分区的第一亮度衰减系数,所述显示分区的第一亮度衰减系数用于反映所述显示分区的亮度衰减程度;基于所述显示分区的第一亮度衰减系数,对所述显示分区进行亮度补偿。本申请简化了获取参数的难度和补偿的复杂度,并提高了亮度补偿的准确性。本申请用于对显示面板的亮度进行补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亮度补偿方法及装置、显示面板、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显示面板的使用过程中,显示面板中的显示器件会出现老化的问题,会导致显示面板出现亮度衰减的问题。且根据不同位置处显示器件的使用情况,该不同位置处显示器件的老化程度不同,导致不同位置处显示器件的亮度衰减程度不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因此,对显示面板进行亮度补偿,对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技术中,可以预先在实验过程中,测量显示面板中每个像素在不同使用时长时的亮度,以得到每个像素在对应使用时长时的亮度衰减程度,并根据该每个像素在不同使用时长时的亮度衰减程度,总结出亮度衰减程度与使用时长的对应关系。在对待补偿显示面板进行亮度补偿时,可以先获取每个像素的使用时长,并根据该使用时长查询该对应关系得到对应像素的亮度衰减程度,然后根据该亮度衰减程度对像素进行亮度补偿。其中,像素的亮度衰减程度是在一定显示条件下,在驱动像素按照目标亮度进行显示时,根据该像素所呈现的显示亮度与该目标亮度确定的。
但是,当显示过程中的显示条件发生变化时,像素的亮度衰减程度可能随该显示条件发生变化,导致根据对应关系确定的亮度衰减程度进行亮度补偿的准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亮度补偿方法及装置、显示面板、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亮度补偿的准确性较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亮度补偿方法,包括:获取显示面板中每个显示分区的使用参数,显示面板具有多个显示分区,使用参数用于反映显示分区的历史使用情况,使用参数至少包括:背光参数;基于使用参数与亮度衰减系数的映射关系,分别获取每个显示分区的第一亮度衰减系数,显示分区的第一亮度衰减系数用于反映显示分区的亮度衰减程度;基于显示分区的第一亮度衰减系数,对显示分区进行亮度补偿。
通过获取每个显示分区的使用参数,并根据该使用参数基于使用参数与亮度衰减系数的映射关系,分别获取每个显示分区的第一亮度衰减系数,然后根据显示分区的第一亮度衰减参数对相应的显示分区进行亮度补偿,相较于相关技术,由于是根据显示分区的使用参数对每个显示分区进行亮度补偿,无需根据每个像素的相关参数对每个像素进行亮度补偿,简化了获取参数的难度和补偿的复杂度。并且,由于使用参数包括背光参数,使得在获取显示分区的亮度衰减程度时,能够考虑该背光值对亮度衰减程度的影响,提高了获取亮度衰减程度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亮度补偿的准确性。
可选地,使用参数包括:使用总时长、显示分区中的背光源的背光值和显示分区中像素的像素值。
作为一种可实现方式,映射关系表征亮度衰减系数随时间衰减参数、显示衰减参数、衰减常数和使用参数发生变化的情况,时间衰减参数用于反映亮度衰减系数随使用时长发生变化的程度,显示衰减参数用于反映亮度衰减系数随背光值和像素值发生变化的程度,衰减常数的取值等于在未受到使用时长、背光值和像素值影响时的亮度衰减系数的取值。
可选地,使用参数包括:使用总时长t,使用总时长t内显示分区中的背光源的背光均值D,以及,使用总时长t内显示分区中像素的像素均值L,亮度衰减系数S、时间衰减参数β、显示衰减参数k和衰减常数τ0满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88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