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数据服务器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8584.0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1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方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汉城成镐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G06F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刘玉涵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服务器 电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大数据服务器电源装置,包括电源箱,所述电源箱内设有开口向上的蓄水腔,所述蓄水腔内设有雨水采集装置,当所述雨水采集装置展开时可吸收太阳能,此时所述雨水采集装置不会完全封闭所述蓄水腔,当所述雨水采集装置收纳起来时,所述蓄水腔可进行收集雨水,本发明设置于户外,通过太阳能以及风能对电源进行冷却降温,更加节能环保,还能将太阳能与风能转换为电能储存起来,可用于紧急供电,还能收集雨水对电源进行水冷降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领域,具体为一种大数据服务器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互联网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对电子数据的处理以及保存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大数据服务器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器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对服务器提供电能的电源装置容易发热,电源温度较高时会影响服务器的运行,现在一般会将大型的服务器安装于湖底或河底,通过与水换热达到对电源的冷却降温,但大量的热量排放到湖底或河底,容易对环境造成危害,影响水生态平衡,本发明阐述的一种大数据服务器电源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置于户外,通过太阳能以及风能对电源进行冷却降温,更加节能环保,还能将太阳能与风能转换为电能储存起来,可用于紧急供电,还能收集雨水对电源进行水冷降温。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将大型的服务器安装于湖底或河底来对电源进行冷却降温,会影响水生态平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大数据服务器电源装置,本例的一种大数据服务器电源装置,包括电源箱,所述电源箱内设有开口向上的蓄水腔,所述蓄水腔内设有雨水采集装置,当所述雨水采集装置展开时可吸收太阳能,此时所述雨水采集装置不会完全封闭所述蓄水腔,当所述雨水采集装置收纳起来时,所述蓄水腔可进行收集雨水,所述蓄水腔下侧内壁内左右对称且相连通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下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有导滑腔,所述导滑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有通风腔,所述通风腔内设有热量传导装置,服务器的电源可安装于所述热量传导装置内,所述雨水采集装置可将雨水导入所述热量传导装置内并对电源进行水冷降温,所述通风腔左右两侧内壁内设有风能吸收装置,所述风能吸收装置可吸收风能并用于对所述热量传导装置的降温,所述通风腔下侧内壁内设有电能转换装置,所述电能转换装置与所述风能吸收装置之间啮合连接,所述电能转换装置可将所述雨水采集装置吸收的太阳能以及所述风能吸收装置吸收的风能转换为电能并储存起来,可用于紧急供电。有益地,所述热量传导装置包括可滑动的设于所述通风腔内的导热块,所述导热块内设有安装腔,电源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腔周面内壁内设有两个开口向上的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螺旋的绕于所述安装腔周面内壁内,所述导热块上端固连有两个接头,所述接头内上下贯通的设有导流孔,两侧的所述导流孔分别正对于两侧的所述水流通道,所述接头正对于所述通孔,所述接头可滑入所述通孔内并隔离所述蓄水腔与所述通风腔,此时所述蓄水腔内的雨水可通过所述导流孔进入所述水流通道内,此时对电源进行水冷降温。
可优选的,所述导热块内设有开口向下的竖直螺纹孔,所述竖直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竖直螺杆,所述通风腔下侧内壁内固设有电动机,所述竖直螺杆下端动力连接于所述电动机,启动所述电动机,进而通过驱动所述竖直螺杆并带动所述导热块上升。
有益地,所述雨水采集装置包括前后对称且相连通的设于所述蓄水腔前后内壁内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开口向上,所述蓄水腔内前后对称且可滑动的设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可吸收太阳能并将大阳能传递给所述电能转换装置,所述太阳能板可滑入所述收纳腔内并打开所述蓄水腔,此时所述蓄水腔可进行收集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汉城成镐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威海汉城成镐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85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