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传热性能的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8246.7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0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军;周桂园;李锐;张梦源;秦琦;阮谦;熊珍;钟翊钊;马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烟施伟策(云南)再造烟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15/12 | 分类号: | A24B15/12;A24B3/14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闫红烨 |
地址: | 653100 云南省玉***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再造烟叶 燃烧 高传热 制备 抽吸品质 传热性能 芯材 卷烟 物理加工性能 高导热材料 传热 导热材料 香气释放 新型烟草 烟草原料 烟雾释放 造纸法制 植物纤维 制品领域 不均匀 抽吸口 发烟剂 香原料 烟雾量 烟芯 烟草 赋予 | ||
本发明属于新型烟草制品领域,具体涉及具有高传热性能的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高传热性能的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包括以下原料:植物纤维、烟草原料、导热材料、发烟剂、辅料、香原料、水分;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用于加热不燃烧卷烟的烟芯材料,由于芯材中均匀分布高导热材料、芯材密度高等特点,具有较高的传热性能,解决了传统造纸法制备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由于型材传热性能差而引起的传热不均匀,烟雾释放及香气释放量少,抽吸口数少,抽吸品质差等问题,能赋予加热不燃烧卷烟浓郁的烟草本香、充足的烟雾量、优良的物理加工性能和良好的抽吸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烟草制品领域,具体涉及具有高传热性能的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加热不燃烧产品,英文HNB(Heat Not Burning),又称低温烟,是一种结合了兼烟具及烟弹的新型烟草产品,它以“加热不燃烧”为思路设计的“低温卷烟”,利用特制加热装置(烟具)将经过处理烟丝(特制烟弹)加热到一定温度,使烟丝好加热到足以散发出烟气的程度,供人吸食。
二者的相同点是都使用真正的烟草,能提供消费者所需要的尼古丁摄取以及“烟味”,两者区别就在于加热不燃烧是利用外部设备只加热不燃烧,普通卷烟在点燃吸食时,高温(600°C-800°C)下会产生众多有害物质(俗称焦油),而低温卷烟都是在350°C左右,有害物质相对会减少。
传统造纸法制备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由于型材传热性能差而引起的传热不均匀,烟雾释放及香气释放量少,抽吸口数少,抽吸品质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高传热性能的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用于加热不燃烧卷烟的烟芯材料,由于芯材中均匀分布高导热材料、芯材密度高等特点,具有较高的传热性能。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方案为:
具有高传热性能的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包括以下原料:植物纤维、烟草原料、导热材料、发烟剂、辅料、香原料、水分。
进一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原料:植物纤维10~30份、烟草原料50~90份、导热材料1~20份、发烟剂10~25份、辅料0.1~3份、香原料0.5~4份、水分6~12份。
进一步,所述的植物纤维为木浆纤维、麻纤维、竹纤维、棉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的烟草原料为天然烟叶、卷烟叶组原料、烟梗、碎片、烟末、烟灰、烟灰棒等卷烟生产原料及再造烟叶生产原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进一步,所述的导热材料为碳纤维、碳粉、石墨烯、氮化硼、碳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的发烟剂为丙三醇、丙二醇、山梨醇、1 ,3-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的辅料为羟甲基纤维素、瓜尔多胶、壳聚糖、果胶、刺槐豆胶、黄原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等食品级添加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的香原料为烟草行业烟草添加使用许可名录797名单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有高传热性能的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适量的植物纤维、烟草原料、导热材料加适量的水采用提取工艺进行提取,提取后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得提取液和固体;
(2)将步骤(1)中的固体按制浆工艺进行制浆,制浆完成后,称取一定比例的辅料加入浆料中充分搅拌均匀;
(3)将步骤(2)中所获得的浆料采用抄造成型工艺抄造形成片基;
(4)将步骤(1)所获得的提取液采用减压蒸馏浓缩工艺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烟施伟策(云南)再造烟叶有限公司,未经中烟施伟策(云南)再造烟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8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