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1米大垄垄上双行拐子苗段空式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7904.0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6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建国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64300 黑龙江省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垄 双行 空式 种植 粮食价格 双行种植 双行种子 相邻种子 纵向距离 多段 株距 错位 玉米 同行 土地 | ||
1.1米大垄垄上双行拐子苗段空式种植方法。但随着土地及生产资料价格逐年攀升,以及粮食价格的下降致使玉米生产者效益逐年下降。本发明组成包括:该方法为双行拐子苗段空式种植法,以4.5‑5公分的株距将六粒种子作为一条种子段沿着大垄长度方向在大垄上进行多段双行种植,双行种子段错位种植另同行相邻种子段的间距为70公分,同垄双行两种子段的纵向距离为22.5公分,横向间距为38公分。本发明用于1.1米大垄垄上的双行拐子苗段空式种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1.1米大垄垄上双行拐子苗段空式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2014年至今黑龙江农垦玉米种植的主要模式为1.1米大垄垄上双行种植方式,株距一般为18公分,行距38公分,垧保苗9万株,无论产量和效益都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为黑龙江农垦粮食生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土地及生产资料价格逐年攀升,以及粮食价格的下降致使玉米生产者效益逐年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1米大垄垄上双行拐子苗段空式种植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1.1米大垄垄上双行拐子苗段空式种植方法,该方法为双行拐子苗段空式种植法,以4.5-5公分的株距将六粒种子作为一条种子段沿着大垄长度方向在大垄上进行多段双行种植,双行种子段错位种植另同行相邻种子段的间距为70公分,同垄双行两种子段的纵向距离为22.5公分,横向间距为38公分。
所述的1.1米大垄垄上双行拐子苗段空式种植方法,所述的双行拐子苗段空式种植法为1.1米大垄垄上双行种植方式。
所述的1.1米大垄垄上双行拐子苗段空式种植方法,所述的双行拐子苗段空式种植法适用于3-5积温带土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增强玉米生长过程中的通风、透光、能力,使玉米棒大粒数增多。
2.本发明每垧地可在原有的种植保苗基础上提高10%的株数,解决了以往种植中无法在提高密度的难题。
3.本发明增产能力显著,以2018年10亩地试种为例原有种植对照产量水份27%潮粮亩产1403斤,采用新种植方法10亩地亩产1730斤,每亩可增产23.3%。
4.本发明效益增收显著,每亩可增收200元以上,每年为垦区及垦区职工增收十亿元以上。
5.本发明易推广,垦区多年来实行土地规模化大机械化统一生产管理,对新技术一旦认可会集团化推广。
6.本发明机械投入成本低,新播种技术无需更新新播种机,只需在原有进口大型播种机进行简单改造,每台费用2000元。即有效利用现有高标准播种机又减轻了农机者的大量投入。
7.本发明新技术对今后黑龙江省垦区3-5积温带玉米种子统一具有推动作用,新技术适用高密度抗倒伏玉米品种,几年来黑龙江省垦区多以德美亚1号和德美亚2号为主,新技术的推行将推动垦区杂乱种子使用逐步向统一使用推进。
8.本发明可提高土地使用率15%。1.1米大垄垄上双行同比65公分两根小垄减少宽带20公分。
9.本发明新技术对垦区周边地方经济有拉动作用,从技术和效益方面会拉动地方土地规模化经营大机械操化使用工作进程。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新种植方法的原理图;
附图2是传统种植方法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建国,未经宋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79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