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冗余RAID的硬盘背板系统架构及RAID冗余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37194.1 | 申请日: | 2019-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2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徐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6F11/32;G06F11/20;G06F13/4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冗余 系统架构 硬盘背板 控制芯片 主卡 磁盘存储阵列 服务器技术 硬盘指示灯 安全性能 冗余设计 稳定运行 自动切换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支持冗余RAID的硬盘背板系统架构及RAID冗余方法,所述支持冗余RAID的硬盘背板系统架构包括第一RAID卡、第二RAID卡以及SGPIO控制芯片,第一RAID卡的SAS接口与主PORT口连接,第二RAID卡的SAS接口与从PORT口连接,SGPIO控制芯片上设有第一SGPIO接口和第二SGPIO接口;SGPIO控制芯片用于当主卡出现故障时,将SGPIO信号切换到正常的RAID卡上,并使用正常的RAID卡的SGPIO信号控制硬盘指示灯状态,从而实现RAID卡的冗余设计,一旦主卡出现故障,从卡自动切换继续工作,保证整个硬盘背板系统架构的稳定运行,提升磁盘存储阵列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务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持冗余RAID的硬盘背板系统架构及RAID冗余方法。
背景技术
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RAID)技术广泛应用于服务器领域,通过RAID卡将硬盘背板上的多块硬盘组成不同RAID级,可以增大实现存储空间,提高数据存储速度及提升数据存储稳定性。对于硬盘槽位较多的服务器,RAID卡往往通过SAS硬盘背板与硬盘连接。
目前,常见的SAS硬盘背板只是将每个SAS连接器上的主口连出到RAID卡,从口没有被利用,每个硬盘仅有一个RAID卡控制,没有做冗余设计,而当该RAID卡出现异常,则其所连接的硬盘阵列也一同出现故障,严重时会使整个存储阵列瘫痪,即使可以修复,也需对整个系统进行断电再更换RAID卡,难以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持冗余RAID的硬盘背板系统架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当主RAID卡出现异常时,其所连接的硬盘阵列也一同出现故障,严重时会使整个存储阵列瘫痪,难以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的问题。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持冗余RAID的硬盘背板系统架构,包括第一RAID卡、第二RAID卡以及设置在硬盘背板上的SGPIO控制芯片,所述第一RAID卡的SAS接口分别与所述硬盘背板上的各个硬盘的主PORT口连接,所述第二RAID卡的SAS接口分别与所述硬盘背板上的各个硬盘的从PORT口连接,所述SGPIO控制芯片上设有第一SGPIO接口和第二SGPIO接口,所述第一SGPIO接口与所述第一RAID卡的SGPIO接口连接,所述第二SGPIO接口与所述第二RAID卡的SGPIO接口连接;
所述SGPIO控制芯片用于当第一RAID卡和第二RAID卡的其中主卡出现故障时,将控制硬盘指示灯状态的信号线从发生的故障的RAID卡切换到正常的RAID卡上,并使用正常的RAID卡的SGPIO信号控制所述硬盘指示灯状态。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支持冗余RAID的硬盘背板系统架构还包括与所述SGPIO控制芯片连接的第一miniSAS连接器和第二miniSAS连接器;
所述第一miniSAS连接器与所述第一RAID卡、若干个硬盘LED指示灯连接,获取所述SGPIO控制芯片发送的冗余切换指令,并将所述冗余切换指令发送给对应的所述第一RAID卡,以控制所述第一RAID卡的工作状态,同时,接收所述SGPIO控制芯片发送的LED状态控制信号,控制若干个所述硬盘LED指示灯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miniSAS连接器与所述第二RAID卡、若干个硬盘LED指示灯连接,获取所述SGPIO控制芯片发送的冗余切换指令,并将所述冗余切换指令发送给对应的所述第二RAID卡,以控制所述第二RAID卡的工作状态,同时,接收所述SGPIO控制芯片发送的LED状态控制信号,控制若干个所述硬盘LED指示灯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71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