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6924.6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1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一桥秀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G03B5/00;G03B13/36;G03B30/00;G02B27/64;H04N5/22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杨琦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具有第一驱动线圈(30a),其使透镜支架沿着与透镜(100)的光轴垂直的X轴,相对于基座部(10)相对移动;第二驱动线圈(30b),其使透镜支架沿着与光轴垂直且与X轴交叉的Y轴,相对于基座部(10)相对移动。基座部(10)上形成有透镜(100)的一部分沿着驱动平面可移动地插入的开口部(12)。位于X轴及Y轴的中间的斜方向的开口部(12)的斜内径(Dxy1、Dxy2)比开口部(12)的第一内径(Dx)大,并且比开口部(12)的Y轴方向的第二内径(Dy)大。基座部(10)上筒状凸部(14)沿着开口部(12)的开口边缘形成。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用于例如手机的照相模块等的透镜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适合用于手机的照相模块等的透镜驱动装置中,开发有下述装置:使包含保持透镜的透镜支架的模糊修正用可动部在与光轴垂直方向移动而进行模糊修正(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为了使模糊修正用可动部在与光轴垂直方向移动而进行模糊修正,在基座部设置有具备第一驱动轴的第一驱动部的一部分和具备第二驱动轴的第二驱动部的一部分。
在基座部形成有插入保持于透镜支架的透镜的至少一部分的开口部。在现有的装置中,基座部的开口部按照透镜的外径而形成为圆形。另外,为了将透镜在与光轴垂直方向相对于基座部移动,开口部的内径比插入到开口部的透镜的外径大。
为了实现装置的小型化,优选基座部的外形尽可能小。因此,若过度增大形成于基座部的开口部的内径,则基座部的外形和开口部之间的距离减小,用于在基座部之上配置驱动部的间隙消失。因此,开口部的内径优选匹配于透镜的外径而形成为所需要最小限度的大小。
因此,考虑将基座部的开口部的内径设计为确保透镜的第一驱动轴方向的最大移动量或透镜的第二驱动轴方向的最大移动量。只要这样设计,则透镜只在第一驱动轴方向或第二驱动轴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不会有透镜与开口部的开口边缘碰撞的担忧。
然而,透镜并非只在第一驱动轴方向或第二驱动轴方向移动,例如,还在位于第一驱动轴及第二驱动轴的中间的斜方向移动。在斜方向上,透镜以与沿着第一驱动轴的移动向量和沿着第二驱动轴的移动向量之和对应的移动向量移动。
因此,向斜方向的透镜的移动量与沿着第一驱动轴或第二驱动轴的移动量比较,移动量以最大√2倍(约1.44倍)程度增长,最差的情况下,会有透镜与基座部的开口边缘碰撞的担忧。透镜与基座部的开口边缘碰撞时,透镜会损伤,并且因碰撞时的冲击,有可能会产生模糊修正的品质降低等的不良状况。
为了避免这类问题,在基座部上形成相对于透镜的直径为所需要以上的大小的内径的开口部。因此,难以使基座部的外形小型化,作为其结果,不得不牺牲装置的小型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651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类实际状况而开发的,其第一目的在于,提供可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并且透镜与基座部的开口边缘碰撞的担忧少的透镜驱动装置。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可防止颗粒流入基座的开口部内的透镜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69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