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电路、电池电路和充放电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36000.6 | 申请日: | 2019-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5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军;吴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02;B60L53/00;B60L50/60;B60R16/033 |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臧云霄;钟宗 |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路 副边绕组 原边绕组 连通 车载充电 机电路 前级 充放电控制 电池电路 电动汽车 复用 电动车技术领域 前后级电路 并联驱动 电池包 高低压 串接 串联 充电 驱动 | ||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电路、电池电路和充放电控制方法。车载充电机电路包括:串联的前级AC/DC电路和后级DC/DC电路,后级DC/DC电路包括一对原边绕组和一副边绕组,副边绕组串接第三支路;第一I/O接口,通过第一支路连通后级DC/DC电路,以经原边绕组连通前级AC/DC电路或经副边绕组连通第三支路;第二I/O接口,通过第二支路接于前级AC/DC电路和后级DC/DC电路之间,以经原边绕组连通前级AC/DC电路或第一支路或经副边绕组连通第三支路。通过第二I/O接口接于前后级电路之间,实现一对原边绕组的复用;通过增加副边绕组,实现一原边绕组的复用和副边绕组的集成,使车载充电机电路适用于电池包的充电、高低压驱动和并联驱动,节省成本和体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电路、电池电路和充放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提高续航里程和节省购置成本,是电动汽车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这两个问题也构成一对矛盾。为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需要增加电池电量。但电池电量提高的同时会带来成本提高,且电动汽车有限的空间内也无法不断增加电池配置。
基于此,现有技术中开发出主包和副包组合使用的方案,主包在电动汽车出厂时原装配置,副包在电动汽车需要提高续航里程时租用。这样既降低了电动汽车的购置成本,又能实现续航里程的提高,兼顾了电动汽车的经济性和动力性。
参照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主包和副包并联配置的示意图。副包12’通过高压DC/DC模块13’并联接入主包11’,向车上的高压用电器供电。副包12’和主包11’也可通过低压DC/DC模块14’向车上的低压用电器供电,或通过OBC模块15’进行充电。
该方案中各个电子器件相互独立,且需要增加额外的DC/DC模块和冷却回路,导致电池包体积和成本增大,布置电芯的有效体积减少,从而限制了该方案的推广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申请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电路、电池电路和充放电控制方法,该车载充电机电路能使用于主副电池包的充电、高低压驱动和并联驱动,且节省成本和体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载充电机电路,包括:串联的前级AC/DC电路和后级DC/DC电路,所述后级DC/DC电路包括一对原边绕组和一副边绕组,所述副边绕组串接一第三支路;第一I/O接口,通过第一支路连通所述后级DC/DC电路,所述第一I/O接口能经所述原边绕组连通所述前级AC/DC电路、或经所述副边绕组连通所述第三支路;第二I/O接口,通过第二支路接于所述前级AC/DC电路和所述后级DC/DC电路之间,所述第二I/O接口能经所述原边绕组连通所述前级AC/DC电路或所述第一支路、或经所述副边绕组连通所述第三支路。
优选地,上述的车载充电机电路还包括:电源接口,连通所述前级AC/DC电路,所述电源接口能经所述原边绕组连通所述第一I/O接口和/或所述第二I/O接口,或经所述副边绕组连通所述第三支路。
优选地,上述的车载充电机电路中,所述前级AC/DC电路包括:整流电路,连通所述电源接口;以及功率因素校正电路,串接所述整流电路和所述后级DC/DC电路。
优选地,上述的车载充电机电路中,当所述后级DC/DC电路接通,所述副边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小于所述原边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优选地,上述的车载充电机电路中,各支路设有开关件,所述开关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选自继电器、接触器、电子开关或空气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爱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6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巡检机器人线上充电站
- 下一篇:一种车用物联型充电托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