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火灾防控能力测试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35716.4 | 申请日: | 2019-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1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高鹏;吕忠;阳世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王沙沙 | 
| 地址: | 610036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不良 引火 源防控 装置 火灾 能力 测试 方法 | ||
1.一种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火灾防控能力测试方法,使用的测试装置结构为:串联设置在火线上的测试对象(1)和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测试对象(1)并联有开关T;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包括底座(3),底座(3)上设置有可相对滑动的铜棒(4)和碳棒(5);铜棒(4)与碳棒(5)相对端为平面结构,另一端连接到火线;碳棒(5)与铜棒(4)相对端为点状结构,另一端连接火线;测试对象(1)和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之间连接有电流传感器(2);接触不良引火源产生装置并联设置有电压传感器(6);电流传感器(2)和电压传感器(6)均连接到示波器(7);铜棒(4)和碳棒(5)接触端均设置有易燃物;还包括用于调节电流大小的负载装置(8);还包括电源指示灯L1,设置有与负载装置(8)并联的指示灯L2;铜棒(4)固定设置在底座(3)上;底座(3)上设置有步进电机,碳棒(5)通过步进电机带动其沿底座(3)滑动;其特征在于,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测试对象(1)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开关T、开关K2,断开K1,调节铜棒(4)和碳棒(5)接触,检查电路情况;
步骤2:进行持续拉弧分断测试;
S21:设置铜棒(4)和碳棒(5)至接触状态,闭合开关S、开关T、开关K1,断开开关K2;调节负载装置(8)使其满足负载参数要求;
S22:铜棒(4)和碳棒(5)逐渐分离,调整铜棒(4)和碳棒(5)之间间距形成持续拉弧,拉弧持续时间不少于T s;
S23:将易燃物设置到铜棒(4)和碳棒(5)上;
S24:接入测试对象(1),接通电路,记录电压电流波形;
S25:若测试对象(1)有效动作,易燃物不被点燃,且从产生电弧开始到动作结束电弧能量E1不大于设定阈值e1则通过,重新调整负载参数重复步骤S21~S25;否则退出;
步骤3:进行一次性拉弧分断测试;
S31:调整铜棒(4)和碳棒(5)至接触状态,闭合开关S、开关T、开关K1,断开开关K2;调节负载装置(8)使其满足负载参数要求;
S32:将易燃物设置到铜棒(4)和碳棒(5)上;
S33:接入测试对象(1),闭合开关K1、开关S、开关T,断开K2,记录电压电流波形;
S34:若测试对象(1)有效动作,易燃物不被点燃,且从产生电弧开始到动作结束电弧能量E2不大于设定阈值e2,则通过,重新调整负载参数重复步骤S31~S34;否则退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火灾防控能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从产生电弧到动作结束电弧能量为E1,E1和e1确定方法如下:
E1=P1×t1
e1=n×w1×T
P1=U·I
式中:t1为从产生电弧开始到动作结束的时间,P1为电弧功率,n为常数,w1为常数,U为测试时电压传感器(6)观测值,I为测试时电流传感器(2)观测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不良引火源防控装置火灾防控能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从产生电弧到动作结束电弧能量为E2确定方法如下:
E2=P2×t2
P2=U·I
式中:t2为从产生电弧开始到动作结束的时间,P2为电弧功率,U为测试时电压传感器(6)观测值,I为测试时电流传感器(2)观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未经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571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慢时钟下耗流压力自动化测试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拓扑结构自动识别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