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交联温敏-光敏共聚物提高纺织品清洁性和穿着舒适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35690.3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9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钟齐;张璇;鲁敏;王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27 | 分类号: | D06M15/27;D06M15/285;D06M13/207;D06M11/70;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仁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7 | 代理人: | 胡寅旭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敏共聚物 温敏 反应性官能团 纺织品 穿着舒适度 穿着舒适性 纺织品表面 纺织品清洁 交联 丙烯酸酯单体 智能纺织品 侧链末端 穿着过程 清洁能力 清洁效果 洗涤过程 智能调节 共价键 交联剂 疏水性 透气性 自清洁 改性 羧基 | ||
1.一种利用交联温敏-光敏共聚物提高纺织品清洁性和穿着舒适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温敏-光敏共聚物、交联剂、催化剂和溶剂的混合溶液处理纺织品;所述混合溶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浓度的原料:温敏-光敏共聚物0.1-70%;交联剂1-15%;催化剂0.1-15%和余量的溶剂;
2)将步骤1)所得纺织品升温焙烘进行交联反应;交联温度为80-180℃,交联时间为0.1-50min;
所述温敏-光敏共聚物由温敏聚合物单体A、侧链末端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B和光敏聚合物单体C共聚所得,其中温敏聚合物单体A、丙烯酸酯单体B和光敏聚合物单体C的分子式通式分别如下所示:
A:
其中,R1为-CH3或-H;
R2为
x为1-9,R7为-CH3或-H或R8为-CH3或
B:
其中,R3为-CH3或-H;
R4为
Y为1-9;
C:
其中,R5为-CH3或-H;
R6为R9为-CH3或-H或
所述温敏-光敏共聚物中温敏聚合物单体A、侧链末端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B和光敏聚合物单体C的摩尔百分含量为:温敏聚合物单体A50-90%;丙烯酸酯单体B5-20%;光敏聚合物单体C5-30%;所述温敏-光敏共聚物为无规共聚物,分子量为5000-100000g/mo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交联温敏-光敏共聚物提高纺织品清洁性和穿着舒适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联剂为多元羧酸类、酰胺-甲醛类、乙烯砜类中的一种;
所述催化剂为次磷酸碱金属盐、2-甲基咪唑和咪唑中的一种;
所述溶剂为水或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交联温敏-光敏共聚物提高纺织品清洁性和穿着舒适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元羧酸类交联剂为马来酸、衣康酸、丙烯三酸、酒石酸、聚马来酸和聚马来酸-乙烯醇-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酰胺-甲醛类交联剂为二羟甲基乙烯脲、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和六羟甲基化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乙烯砜类交联剂为双羟乙基砜、双磺乙基砜种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利用交联温敏-光敏共聚物提高纺织品清洁性和穿着舒适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浓度的原料:温敏-光敏共聚物0.1-60%;交联剂2-10%;催化剂2-10%和余量的溶剂;
所述交联剂为多元羧酸类交联剂;
所述X为2-6;Y为1-6;
所述温敏-光敏共聚物中温敏聚合物单体A、侧链末端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B和光敏聚合物单体C的摩尔百分含量为:温敏聚合物单体A 70-85%;丙烯酸酯单体B10-15%;光敏聚合物单体C 5-15%,所述温敏-光敏共聚物的分子量为10000-80000g/mol。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交联温敏-光敏共聚物提高纺织品清洁性和穿着舒适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溶液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浓度的原料:温敏-光敏共聚物2-50%;交联剂3-8%;催化剂3-8%和余量的溶剂;
所述交联温度为100-170℃,交联时间为0.5-20min;
所述温敏-光敏共聚物中温敏聚合物单体A、侧链末端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B和光敏聚合物单体C的摩尔百分含量为:温敏聚合物单体A 77-85%;丙烯酸酯单体B12-15%;光敏聚合物单体C 5-10%,所述温敏-光敏共聚物的分子量为15000-60000g/m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56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